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正文

那瓶茅台酒

作者: 陈柴2017/12/09情感散文

“这么多年了我还能闻到那酒瓶中醇厚的香味……”父亲这话久久萦绕我的脑际。可见一辈子勤劳仅能喝“跟斗酒”的父亲对那瓶“茅台”的深刻记忆

说起那瓶酒,还有个穿越的事故。

1976年初春,政府实施资金回笼,一夜间,成都青白江区国营副食品商店货架上摆起了商标都有些发黄的“茅台”等名酒。据说在当时这是国家的“战备库存”物资。虽然我不喝酒,但从小就看到推鸡公车谋生的父亲“下班”回家,就几粒花生米喝二两散装酒。微醺的父亲以酒解乏,暂缓供养一大家人的巨大生活压力,更以酒消除一天的疲劳。因为除了下雨,每天天麻麻亮,父亲就要用鸡公车推两三麻袋土豆、红苕什么的从甲地运到乙地去卖,从中赚点脚力钱,何况那个年代“路难行”。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喝几口“跟斗酒”成了他最大的满足

已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心里暗忖,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让父亲尝一尝名酒的味道,感受上等美酒的魅力。

想归想,当时要买一瓶茅台绝非易事。商店摆出的酒标价为每瓶八元多,约占我月工资的四分之一左右,自己还要生活,还要留少许“耍朋友”及日常的支出……尽管这样,我还是狠心买了一瓶精彩的“国酒”(那时群众购买力低下,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孝敬他老人家。

为使父亲早日尝到晚辈的孝心,我特意请两天调休假搭运化肥的车由青白江护送“名酒”回彭县(今彭州市)女朋友家,未来的岳父也爱喝酒,而当时的购买力的确有限。幸好,同样是清贫家庭出生的女朋友对此十分理解,没有埋怨我一碗水端不平。

当晚,我俩用好几张废旧报纸把“茅台”包了又包,封得严严实实。一大早骑自行车哼着轻快的小曲从彭县沿小路向郫县进发。

然而,好事多磨。当她搭乘我的“永久”过两县交界的一条机耕道时,一台手扶式拖拉机突突迎面开来,目测能过的路直到临近了,我才急切发现手扶式后货斗上一截粗大的蛇形抽水管像手臂弯曲一样超出货斗外,而机耕道两边都是刚灌了水插了秧的水田。对方不知什么原因没来得及刹车;我因搭人若车把不稳肯定连人带车跌入秧田,就这样在双方慌乱中,手扶式的“弯屈的手臂”轻轻一拽,愣是把我俩“刮”入田中。

“遭了!”我俩浑身泥水都顾不上,便焦急的去寻找从包里甩出的“茅台”。这时,开拖拉机的两个人也没道 歉,更没说什么突突地开起车跑了。

“若酒瓶摔破了会香味四溢。”女朋友嗅觉比我好,赓即深呼吸一下,“事故”处无香气证明没摔破,顿时悬着的心放下了,便以摔跤处为圆心向两米范围内辐射,一边手脚并用寻找,一边从心里祈福:幸好满田的稀泥——“硬碰软”可以抵消其“硬”的杀伤力。

就在我深一脚浅一脚在泥田里寻找时,左脚一下触到被纸包着的硬物,凭直觉这是大难不破的茅台,顿时高兴得叫了起来。这瓶绝对正宗的“国酒”几层外包装也起到缓冲的作用,最后竟完好无损。

我俩在清水中冲洗瓶上泥淖,清洗了塑料鞋后小心上路。终于护送“国酒”到家,得意地送给父亲。多想看到他老人家打开封口,抿上两口,然而,父亲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像是很满足的样子,就是舍不得打开。

后来,据幺妹讲,我们兄弟姊妹凡给老父亲“进贡”的像泸州老窖、剑南春这类“高档”酒,穷怕了的他都舍不得喝而悄悄拿去变现,为这,母亲不止一次“骂”过他。

父亲不知这瓶酒的“含金量”,我遂把“泥田闻香找茅台”的故事说给他听,他说,这瓶酒绝不会卖!而要慢品慢尝。再后来,凡父亲一遇高兴事,他会倒一小盅“琼浆玉液”边咂边品。这瓶酒直到跨年方才“喝”完。“酒没了,瓶子里头都香……”多年了,父亲还久久地叨念着。

更多情感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