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哲理散文 > 正文

晏子之廉

作者: 张吾愚2016/09/18哲理散文

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因为他的贤能干才,孔子、孟子等都对他大有赞许。司马迁专门为他作传,将其与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并列,而作“管晏列传”。

晏子施行仁政,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遇有灾荒,国家不发粮救灾,他就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济,然后千方百计劝谏君王赈灾;劝谏君王减轻赋税,减轻人民负担;坚持廉政,廉洁奉公。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宫室,小到车马服饰,都被他辞绝;他坚持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

有一个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说的是这样一件事: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差遣的使者到了,晏子见使者光临,便分一半饭招待使者;一份饭两个人吃,结果使者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者回朝,将情形汇报给齐景公。齐景公听后感叹道:“唉,晏先生是齐国的三朝宰相,家里却如此贫穷,我居然都不知道。”于是,景公派人给晏子送去了黄金千两。

这收入来得光明正大,合理合法,最高当权者所赐,不犯规。晏子应该笑纳了吧?没有,晏子辞谢了景公的好意,而且是三赏三辞。晏子说:“如果我接受这些赏赐,我的父族、母族和妻族都能得到恩惠,这份恩惠还可以扩展至我的朋友,还可以接济好多的老百姓。但是,我如果把得到的好处都用到老百姓身上,这是越俎代庖的事,不是忠臣所为;如果从国君得到丰厚的钱财不用在百姓身上,而是为自家的仓库增加收入,这不是仁人所为。有一块布一袋粮,如果月月如此,足够我中晩年受用了。”齐景公说:“桓公在位时,给了管仲一万两千五百户的赏赐,管仲没有推辞;您拒绝我的赏赐,为什么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我推想,管仲之失,就是我之所得吧——后来,这话就传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观念多元时代。诸子论争,观念蜂起;斯时尚没有崇尚俭朴生活和廉洁从政的道德规范。但是,作为一个心中装着百姓、装着国家社稷的人,晏子有着他的原则,他的清廉的施政作风,具有开创意义,给后世树立了一个清正廉洁的标杆,留下千古传颂的形象。

更多哲理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哲理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