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优美散文 > 正文

三河,那一帘烟雨

作者: 张恒2016/07/21优美散文

三河,那一帘烟雨,是风景,更是历史……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淋湿了三河的意境,也淋湿了我的心境。

雨丝不是很密,从雨帘里寻望水乡古镇,很有些翻看陈年水墨的味道。因为有了雨,古镇在气韵上更接近我的想象,一如旗袍之于古典美女,一如折扇之于儒雅书生,窈窕和气质跃然画中。沿河的廊檐及道旁的广场上悬挂着一串串红灯笼,斜风细雨中摇出几分阴郁,这就有了戏里的情节和诗中的韵味。恰好有婉转的戏曲声从小巷深处飘来,湿润的唱腔极柔媚,极娇嗔,还带着几许幽怨,给人以一声三叹的感怀。细听,是庐剧《秦雪梅观画》里的选段,难怪乎把人的心绪都唱得如济公桥下的河水一般,流淌着一缕缕离愁。只是,我走过几个小巷,都寻不见一个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哀怨的女子,临水而坐的花戏楼亦是雨帘空挂。是不是戴望舒不曾来过三河?他的《雨巷》里没有植入三河的风月元素?

雨幕压低小南河的走向,沿河莲青色的水阁、廊棚、吊楼、河埠头,都变成了一本书的标题,一幅画的小令。随着雨落的,还有盛开的满枝花瓣,或粉红,或洁白,于绿肥红瘦间滋生出许多让人想象和猜测的幽怨故事。河边,柳色缀着雨水的重量,柔曼之至,很像是一位称职的画眉仙子,风雨不辞,专心为古镇画一弯黛色细眉,勾一抹秋日轻烟。多数船只都已靠岸停泊,但见一身着青花衣衫的苗条女子摇着乌篷船,欸乃的橹声伴以河中绽放的雨花,把一道道无序的涟漪划向临河人家。于是,那倒映在水中的飞檐翘角,以及轩宇楼台,都被摇落成一句句经典的唐诗宋词,平仄韵律随波逐流。随着那桨橹的旋起旋落,我似是看见吴楚交争的浊浪在河中泛起,“三河大捷”的硝烟在雨中显现,千年古镇的历史浸透在乌青的篷顶。喜雨的鸬鹚引颈昂首立在船头,做着随时入水的准备。我以为,鸬鹚衔起的已不再是河鱼,而是一片片竹简,一段段光阴。很是羡慕横舟河湾的渔人,闲坐船舷听雨声,和鸬鹚相映成趣,成了小南河上一道湿漉漉的风景。

沿着河边石板路湿湿地走,每向前迈进一步,都感觉到脚下踩踏的是一段历史,一页文化。白墙黑瓦的老街临河而筑,把千年沧桑镌刻在檐壁和门窗之上,新的雨水顺着曾经的雨渍循环往复地流淌,覆盖的是潮湿,显现的还是古墙残壁的斑驳,裸露的还是旧木老檐的创伤。亦有因雨成画的,有些墙体在雨水的不断侵蚀下居然有水墨的意蕴。我不知道当年黄宾虹大师“雨淋墙头”的作画技法,是不是在三河受的启发?雨淋灰墙,时而浓湿凝重,时而浅湿留白,浓淡相间,黑白相宜,枯涩与苍润并举,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我在想,这是否就是三河的烟雨呈给世人一幅最本真的画作?

河是三河的血脉,桥是三河的骨骼。一座座形态别致的石拱桥,总要拦截我的一段情愫。我忽然发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桥三河才显得更有意味。一座座小桥,串起一串串脚步,串起一缕缕情思,串起一个个流经桥下的故事。或许正是因了这“三步一拱,五步一桥”,古镇的时光才疑似被拦截,才有了如今古老而又年轻的三河。枕水人家,梦里江淮,乌篷过石桥,动静两相宜,这是任何导演也不能创意的长镜头。我知道,三河的桥都有些历史,端看那些镌刻在桥梁上的名字:天然桥、仙龟桥、三仙桥、鹊渚桥、二龙桥、无蚊桥……便知横跨在河面上的就不只是一堆拱石,而是一段传说,或是一段故事。

三河,那一帘烟雨,是风景,更是历史。

更多优美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优美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