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优美散文 > 正文

一只鸣蝉

作者: 马科平2016/03/09优美散文

早晨上班途中,在街道绿化带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两只蝉蜕。中午下班从那棵树下经过,尽管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还是听到了那只蝉鸣,“知了知了”的叫声句句铿锵,让我心底涌起了一股久违的清凉与感动。

阳光依然炙热,透过树叶的缝隙,能看到那个可爱的小家伙,通身墨黑油亮,鼓着一对复眼,背上几簇黄褐色的绒毛,尾部点缀几痕黄线,两对透明的翅膀,稍远一点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肚皮蜷缩,一起一伏,紧紧贴在树枝上,声嘶力竭地高声吟唱,全然不顾周遭的环境。

蝉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地下度过,蛰伏期最短要三年两载,最长则有十三乃至十七年。一般在雨后的第二天傍晚,蝉的成熟幼虫便纷纷破土而出,爬到附近的树上,到达一定高度后,便用带有倒刺的腿将身体固定在树干上,开始蜕皮嬗变。先是背部裂开一道大约一公分长的口子,口子越裂越大,蝉的背部慢慢往外拱出,这时蝉浑身柔嫩,裸露在外面的身体一颤一颤,慢慢的整个背部从壳里出来了。然后是头部,继而是娇弱的腿,休息一会儿,便将整个身子从壳里拔出来,幼小的躯体在高大的树干上蠕动,缓缓走向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

刚蜕壳而出的蝉只是一个淡白嫩黄的肉丸子,翅膀也没有完全展开,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需要过好长一段时间,身体才能由黄白转为浅咖啡色再转深最终成为黑色,在身体颜色转变的过程中,它的翅膀也在逐渐强壮,可以一试云霄了。

城市像在大地上摊煎饼一样飞速扩展,野外的树木遭到砍伐,没有树根的汁液,蝉们靠什么存活?混凝土道路、建筑物、地砖瓷实地压在地上,蝉们怎么从地下钻出来?

据说蝉的幼虫营养丰富,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且味道鲜美,雨后夏夜,树林里,野草丛中,道路旁的树木边,常常布满持手电筒寻蝉的人,不至深夜不散,不知蝉们怎么逃生?

温顺的蝉,不像蜂那样见到敌害就用毒针来刺,也不像别的昆虫见人就放出难闻的臭味逃走。蝉除了用脚挣扎和扇动翅膀逃生外,没有别的对敌本领。即便如此,随时都有凶猛的鸟从半空俯冲下来,在蝉撕心裂肺的悲鸣中美餐。

挨过灭顶之灾,经历诸多磨难,能够在树顶高歌的蝉是幸运的。远离了乡村,似乎就远离了蝉声。能够听到这只蝉鸣,我也是幸运的。

美总是短暂和脆弱,蝉十年一鸣,弥足珍贵,如此难得。人类的生活愈加丰富和精彩,而蝉的生存空间却在不断压缩和减少,不知若干年后,我们是否还会听到悦耳的蝉鸣?

更多优美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优美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