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优秀散文 > 正文

纸上青春

作者: 疏泽民2016/01/09优秀散文

搬家时整理旧物,在书橱一角发现用丝带捆扎的一撂书信。拆开一看,是二十多年前在基层工作时,省内外农民朋友的来信,足足有三百来封。

1984年毕业分配工作时,我主动要求下基层。在农村摸爬滚打了十年,帮助农机手修理了数百台农机具,积累了农机故障诊断和排除经验。业余时间,我把这些经验编写成科普文章,发表在《农业机械》《中国农机安全报》等报刊上。同时,针对农机手读者的提问,开出“药方”,在报上刊登解答。见我的答复对症下药,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很快,读者来信便如雪片般飞来。

这些书信,大多是针对农机故障的求医问诊,我基本上都逐一写信回复。

与读者交流互动,既帮助了农机手,也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甘肃的农机手,说自己的风冷柴油机老是出现飞车故障,找人修过几次,都没修好。我写信给他支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后来我跑到旧农机拆解市场找来一台同型号的柴油机,肢解得七零八落,才找到症结所在。原来是气缸盖上的负压通气孔过大,导致机油被吸入气缸参与燃烧。找到病因并告知对方,对方按照我介绍的方法,故障立即排除。若不是这位农机手的来信,我还不知道这类机型在制造中存在的缺陷。

回复读者来信,耗费了我大量精力,但心里却是乐滋滋的。那时还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书信。这些书信,除台湾、西藏之外,国内其他省市的都有,信封、信纸五花八门,字迹或清秀,或朴拙,但都很工整。透过这些字迹,似能看到写信人渴望的眼神和翘首以盼的心情。接到来信,我立即提笔,自掏腰包,贴足邮票,按原址寄出去。几年下来,信件收到了数百封,也寄出了数百封。

从青春年少到三十而立,在基层工作的那些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最美的时光,献给农机事业,献给本地和外地农机手,献给天南海北的农民朋友,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我的心里虽苦犹甜。因为专心钻研,因为甘于奉献,那些年,我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机秀才和农机科普工作者,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誉啊。

现在,再次捡拾这一撂厚实的信件,犹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青春岁月,重温纸上阳光,眼前已是亮堂堂的一片。

更多优秀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优秀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