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总结与计划 > 入党资料 > 正文

寻访林基路

2011/12/22入党资料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库车县,是丝绸之路上有名的古城。不久前我来到库车,想寻访抗日战争期间任库车县长的广东籍共产党员林基路的遗迹。
库车城里,大街小巷奔跑着许多带篷的毛驴车,只须掏几毛钱,毛驴车就能把客人送到想去的地方。外来的旅游者把这种发挥着“的士”作用的毛驴车称作“驴的”。我搭上一辆“驴的”,讲明想去看看“林基路的地方”。赶车的师傅是一位维吾尔族中年汉子,他点点头,吆着毛驴七绕八拐地把我送到了林基路纪念馆。我付给他钱他却不肯收,撂下一句:“林基路是我们的好县长嘛,看他不要钱!”说罢便赶着车走了。
我既感动又欣慰——林基路被杀害已经有60多年了,可新疆人民仍然牢牢地记着他!
林基路原名林为梁,1916年出生在广东省台山县(今台山市)都斛圩大纲村一个殷实的律师家庭里。幼时,他被称作“林家公子”,他欣然接受这个称呼,坦然解释道:“公子,公子,公众之子,何乐不为呢?”在台山的达人小学、任远中学,广州的中山大学附中,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成绩优异,曾在台山县的中学生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二名。他喜读社会科学和文学书籍,家中给他的钱几乎全用来买了书。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的书籍独占的怪癖真有点像现下中国军人的地盘独占的愿望一样。朋友借来的书读过了,栋兄(林基路之兄林为栋)的书本来就与我自己的无异了,但仍不爽快,一定要是自己的而后足。”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广州各界爱国人士起而抵制日货,却遭到******当局开枪镇压。林基路愤然离开广东,前往上海求学。在上海,林基路积极参加救亡运动,思想得到升华,于1933年加入了共青团。次年他东渡日本留学,在明治大学念政治经济学时,比较系统地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建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35年他回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派他再返东京开展留学生工作。他担任了中共东京支部的书记,一直坚持工作到1937年6月。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林基路经党组织批准归国,党组织把他调往延安。他在中央党校学习了几个月,曾受到毛泽东的接见。1938年初,他被派往新疆工作。当时统治新疆的是军阀盛世才。此人1933年掌握新疆军政大权,不断标榜“亲苏、亲共”,一再邀请中国共产党派干部帮助他建设新疆。中国共产党于是与盛世才建立了统一战线关系,先后派出陈云、邓发、陈潭秋、毛泽民、黄火青、林基路等100多人赴新疆工作。陈云、邓发、陈潭秋任中共驻新疆代表,毛泽民、黄火青、林基路等直接进入新疆省的政府部门任职。
林基路被任命为当时新疆的最高学府——新疆学院教务长。学院的院长由省教育厅长兼任,林基路是学院实际上的负责人。针对学院校风不正的问题,他制定了“团结、紧张、质朴、活泼”的八字院训,编写了洋溢着昂扬向上精神的院歌,并把每周的星期六定为“抗战救国日”。学院的校园破旧脏乱,他带领教师和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修整清理校园。粉刷了教室、宿舍,重修了篮球场和操场,还栽植了花草、树木。
新疆学院的200多名学生来自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乌孜别克等民族,林基路非常关心学生。他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课、作报告,在课下与学生们谈理想、谈人生,鼓励他们为祖国、为新疆发奋学习。他发现学生食堂的伙食不好,经过调查了解到是有些管理人员贪污、多吃多占,便采取措施杜绝了贪污,纠正了多吃多占,改善了学生的生活。
更多入党资料

猜你喜欢

更多入党资料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