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短篇散文 > 正文

学骑摩托车

作者: 林树顺2018/01/27短篇散文

上世纪80年代初,单位用红“十”字救护车从外地拉来了两辆进口的摩托车。

拆装后,我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说明书,一本几百页的说明书,密密麻麻,都看不懂。我们把单位唯一能翻译外文的人拉了过来,他是一位上世纪60年代初印尼排华时被解救回国的侨民。他说那是日文,翻译不来。没办法,当晚我们只能按图索骥,却没有理出一点头绪来。

翌日一上班,我召集几位同志参加摆弄这摩托车,指定由其中一位体格比较结实的同志充当骑车者;而其他4位同志,分为前后两组,一组两人分左右两边压住车头的把手;另一组两人则拉住后车架。分工明确后,我们把摩托车抬到靠近天井的走廊上,车头距离墙体约2米,摩托车的脚架没有打开。一切准备完毕,被指定的车手准备坐上位,由于太紧张,他几次都爬不上去!后来还是搬来一个椅子做垫脚才让他坐上了位子,前面的那两个人立即按分工摆好了姿势,那姿势很搞笑。接着,我根据说明书上的图案标示拉下了发动机起动板,同时把骑车者的脚板拉上位。

一切准备就绪,我“下令”起动,但驾车者几次费了很大的力就是踩不动起来,而每一次他都会大声喊着“抓紧、抓紧、压住、压住,别让它跑啦!但叫归叫发动机就是不听使唤,有一次还差点摔下来。我们只好重复换骑车手,整整半天,发动机就是不给我们面子。

说来也奇怪,我和其中两位同事曾经开过手扶拖拉机,怎就开不动一辆摩托车呢?记得在我上大学之前大队来了一部手扶拖拉机,我感觉好玩也就跟着去学。那一天县农机公司派来的技术员,他把手扶拖拉机开到旱田里,接着就讲开了,并一一做了示范。然后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按照他讲解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很快每一个人都能按照他的要求完成从起动、运行、左转右转的操作。我就不信搞不了这部摩托车。

下午下班前,我们又聚集在一起,重新把摩托车抬出来,并对后面拉车的方式进行调整,用绳子扎在后车架上,由一个人拉住,另一个人则重点注意驾驶员的动向,随时可以出手相助,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我自告奋勇第一个爬上了摩托车,插入钥匙后,我用力一踩,发动机神奇般地响起来了,我被吓了一跳,大声惊叫着!我定下神,用右手又试着往内转,声音更响了,接着我又用右脚板轻轻一挑,感觉有震动,他们高兴地说:轮子转动了,我们成功啦!

摩托车虽然动起来了,但我也懵了!不管采用什么法子,车子就是停不下来,钥匙也拔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我爬了下来,想弄懂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但大家只知点火、加油的操作,就是不懂如何让摩托车行驶起来。

此后近一个月,不论如何摆弄,就是不得法。

后来,大家商量后,把摩托车推到一公里外的县政府操场,那里场地比较宽敞。刚开始,我们还是按照老办法,但只保留后面两个人扶着摩托车开着,没几分钟大家就累得跑不动了!我想出一个好主意,找来了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用绳子捆扎在后车座上,认为这样保险,如果倒下去就可以顶住,不会伤到人和车辆。设想从来都是美好的,第一个人车没开出半圈就倒下去了!人虽然是逃离了也没有伤到,但木棍成了支撑点,让摩托车一直在地上打转,而且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它越转越快,让我们谁也不敢靠近。

我们不死心,下个周日又接着来,同样又捆上了木棍,但要求在控制不住的时候提前切断电源……后来,我们终于能驾驭它了

想起三十多年前学习骑摩托车的情景,如今想起来,就像一个笑话。但这一切,却是那样真实,时代真的不用了。

更多短篇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短篇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