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生活散文 > 正文

趣话臭豆腐

作者: 刘开学2018/01/09生活散文

臭豆腐臭到极致便有了奇香,又因其香受到人们的青睐。尽管,有人对臭豆腐闻着臭持矛盾心理不敢吃或不愿吃,但是,据说有人做过调查,还是喜欢吃的人多,占总人口的百分六十呢。

臭豆腐是流传于中国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发酵制品,但各地的制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当大的差异。臭豆腐分臭豆腐干和臭豆腐乳两种,都是相当流行的小吃,吃起来都鲜香、都细嫩。臭豆腐乳还曾作为御膳小菜送往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亲赐名御青方。

我吃臭豆腐的历史几乎跟自己年龄一般长短。小时候家贫,早中晚三餐,差不多离不开臭豆腐。即便走亲戚到姥姥门上,也是如此。记忆中,那时候臭豆腐一种是论封卖的,用荷叶包着。还有一种是论罐卖的,陶罐上有油纸做封。打开纸封有薄薄的一层盐疙疤,下边就是一块块奇臭奇香的青色臭豆腐了。别以为臭豆腐这种不值钱的东西可以放开吃,还是因为家贫,每顿饭全家人只能吃火柴盒那么大一两块儿。就是这样,父亲还常常说起,他小时候连臭豆腐还吃不起呢,并一脸庄重地说,他昔年吃饭没菜就,只能拔棵葱卷馍馍,咬一口馍向后拽一拽葱,常常是杂面烙馍吃完了,葱还独善其身。父亲还美其名曰菜是“引食”,所谓“引食”就是作作样子,不必也不能真吃,并为“引食”找到了有力支持,说过去穷人的宴席上有以木刻的鱼肉作样子的专用“餐具“。记得一次我跟姐姐一起走姥姥家。因为饭桌上有臭豆腐,我们吃完了饭竟把粘有臭豆腐的碗舔得干干净净,以致我小舅说:哎,没见你们涮碗呀。那时候我们已经馋到要把碗吞下去的地步,哪还管什么“引食”不“引食”。

以后,我们告别了以臭豆腐当主菜的日子。我父亲也成了爷爷辈儿的人。苦尽甘来,他常常对孙子孙女们忆苦思甜,这时,臭豆腐又成了他进行传统教育的素材。不过,这时父亲已不再讲他自己,而是常常讲起一个亦庄亦谐的故事。他说,昔年有家子人家弟兄三个,每顿饭只能以看臭豆腐下饭,而且当爹的还规定每吃一口饭只能看一眼。臭豆腐被当爹的吊在了房梁上,以其奇香溢满屋子,老大吃一口饭禁不住看了两眼,老三赶快向老子报告,说:爹,我大哥吃一口饭看了两眼。当爹的没办法处罚大儿子,只好狠狠地对小儿子说:■死他,■死他!

听这样的说辞,只能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心酸。如今臭豆腐当主菜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偶尔吃吃也只是个点缀。街头卖臭豆干的小摊常常唤起我小时候的记忆。不过,如今臭豆腐已比昔年高贵了许多,油炸的身子上还涂满了芝麻和辣椒酱等包装。

更多生活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