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正文

老府城的清晨

作者: 李春红2018/01/09情感散文

周末的清晨,早起的鸟儿,清脆的歌声,唤不醒新市区酣睡梦中的上班族,却唤醒了老府城里条条古老朴素的小巷人家,老府城的清晨热闹起来了。

这里是北门市场,位于北马路头,靠近西湖公园,又毗邻滨江长廊,周围是古城区里错落有致的金山巷、宋厝巷、香铺巷等多条巷子。其中更有依山而建的潮州学子向往的求学殿堂——金山中学。旧时乡下人把繁华的市区昵称为“府城”,而这里便是典型的老府城区了。老府城地杰人灵,人才辈出:有宋代德安公主驸马许珏,明代的礼部尚书盛端明、画家陈琼,近代有优秀共产党人谢汉一、画家陈修龄、书法家郭少庭、华人首富李嘉诚、香港爱国同胞杨成等等。金山巷口有一座牌坊,上面写着“忠节坊”三字,是为纪念南宋时期摧锋寨正将马发和潮州人民抗元而建。忠节坊几经修复至今尚在,是府城内一座保存完好的古牌坊,让每每经过坊下到金山学子们遐思千里。

清晨往公园和江边锻炼的人多,北门市场也早早就热闹起来的。卖菜的小贩,两个篮子里的菜冰凉冰凉的,昨晚一夜的霜冻还没褪去。卖鱼的摊贩前,宰呀杀呀,摆着已经分割好的鱼头鱼身鱼骨鱼皮,那鱼头上的嘴啊还在不断地张合着。卖肉的,更是摆开切好的肉块和骨头,等待着顾客的挑选。卖花的,卖乡下特产的,用摩托车载的,用篮子挑的,吸引了老府城的老姨们和大爷们的驻足。拎个菜篮子,在安静的宋厝巷里,一个身材矮小、背影发福的老姨正慢吞吞地向市场走去,一路上遇到熟人就会停下来攀谈,“今天的油菜多少钱啊?”“还挺贵呢!”“今天买条淮山炖猪骨啊,合味哦。”看她一路悠哉悠哉的样子,时间在她身上似乎不懂得“匆匆”的意思。

人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家人住久了,彼此都有点牵挂。两个退休模样的大爷在巷口握手不放,“好久没看到你出来了,”“是啊,去了儿子那边住了几个星期,帮带孙子,他们出差回来,我立马也回了”。两个人手拉手就处在一旁,忽略身边来往的行人,不管旁边的卖东西的吆喝声,就这样闲聊起平常生活的三两事,感恩岁月静好。过了一会就挥手道别,开始自己一天的日子去。一番暖暖的谈话 中,更有阵阵暖暖的邻里情!

漫步在老府城的每条古朴的巷子里,老府城的沧桑岁月,随处可见:断残的门檐,斑驳的墙面,低矮的楼房,风烛的老人,自己似乎在跟一个历史老人在对话,轻轻地听着她讲这里的一草一木的故事,那故事遥远但不陌生,就如同这一墙生长在长满青苔的屋顶上的芙蓉花一样,惊艳中又丝毫没有违和感。恍惚中,莫非这些是王谢堂前的紫燕化身而开在寻堂百姓家中花么?“这花好漂亮啊,这叫啥花?”看到我在拍这一墙的花,一个骑着自行车买菜而回的老姨热心地问。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后头另一个老姨站在门口大声吆喝着“那叫芙蓉花”。“过雅过雅,阿妹,你要站在那边才能照得更好”。我连连说“是啊是啊!”我感觉自己也是这邻家人的一个女孩似的。

清晨老府城的街头巷尾,安静如斯。但一路到菜市场的老府城人之间的搭趣闲聊让这个沉睡了一夜的巷道有了生机。这种生机不同于大都市的繁华,而是一种归心质朴后的淡然与安逸。老府城人扎根于这里,曾经繁华于这里。而今新府城人已大多安家落户到新城区,居住在这里大多都是老人了。这里是他们的住所,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乐于在这里与近邻叙叙旧,拉拉家常,聆听一草一木的声音。街头巷尾极少听到汽车的喇叭声,偶尔阵阵的自行车的“叮叮”声像从遥远的历史的天空中传来,亲切而温暖。而依然挂在门口的绿色信箱似乎也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

也许,一份心甘情愿的守候,自有它的道理!就如老府城人守候着自己的家园一样,那是一种绿叶对根的守候,自然的,朴素的,原始的……

更多情感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