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原创散文 > 正文

瓦窑堡的窑洞

作者: 周玉娴2017/04/17原创散文

一座座山来一道道水,一排排窑洞道不尽陕北情。

窑洞是陕北最寻常的民居,它是千百年来黄土高原居民选择的最适宜的居住形式。

瓦窑堡的窑洞有什么不同?因为它承载了不一样的意义。瓦窑堡的窑洞里开的会,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走向。这个会,纠正了我们党成立以来不断在犯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错误,决定了抗日战争要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从此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瓦窑堡的窑洞有什么特别?让我一起走进看看。

在子长县一条并不繁华的大街上,如果不是道边竖着的棕色标识牌,我根本不会将大名鼎鼎的瓦窑堡会议与这里联系起来。寻常街巷,左转右折,七拐八弯,见一盘石磨在正午的阳光下,亮得发白。小路一转,进入一个小院,面前一排五孔窑洞。青砖铺地,白灰糊墙,拱门花窗,墙上的红色牌子引人注目“瓦窑堡会议旧址”。

就是这里了,年轻如我,只是在影视剧作品里才能见到的场景:首长住在窑洞里,警卫员和勤务兵进进出出,不时来汇报工作的同志一路小跑,进门先响亮地喊一声“报告”。那些鲜活的历史场景已经不在了,但是那种具有深厚历史气韵的场,让我们震撼,让每个参观者心中都肃然起敬。

探头进门,一股来自泥土的清凉驱走了燥热,让人只觉的周身爽利。拱形的窑顶下,一炕一几一桌,灰灰的,都是平常农家物件,简单到了极致。通过连着两孔窑洞的小门,进入会议室。同样的布局,只是有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成了长桌,桌上有纸笔、马灯和泛黄的会议记录。

阳光透过格子花窗,镂空的窗花投射到青砖地上。窑洞里明亮得很。正面墙上有当年瓦窑堡会议的还原图画,毛主席正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言,出席会议的人都在认真聆听他的演讲。历史仿佛就在那一霎时凝固,我们都是那次会议的旁听者。窑洞两边墙上挂着镜框,上面有介绍与会议相关的历史人物照片、会议内容等。如果去掉这些展品,仅从外表,你看不出这孔窑洞在80年前的重要作用和对我们今天的意义,因为,它本身只是黄土高原上千千万万个普通窑洞之一。据说,即使是当时,住在周围的老百姓也不知道这里发生的惊天动地的事。

在党史研究专家、原瓦窑堡革命旧址展览馆馆长王志厚老人的介绍下,我们“重新认识”了瓦窑堡。1964年9月,新华社记者到子长县采访,要求看看中共中央旧址、瓦窑堡会议旧址及党中央领导人的旧居。但是,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些地方在哪儿。当时的文化馆馆长四处向老乡打听,说毛主席在一个叫果园的地方住过。根据是当时那个地方有三多:站岗的警卫多、来往的马多、电话线多。后来经过查实,那个地方是外国人李德住的地方。

新华社记者回去后写了内参,中央领导看后十分重视,派人来子长县成立调查组。王志厚说,他带着县里的介绍信到北京,请来了毛主席、张闻天和周恩来的警卫员到子长实地察看,城里城外地转。随后的三年,王志厚和同事一起到全国各地访问老干部,到各地档案馆、博物馆查找资料,按图索骥,最终才确定了瓦窑堡会议旧址和领导人旧居所在地。时间已经过去30年,这些旧址和旧居里已经住进了群众。当王志厚带着中央的批文和政府的住房政策到这些群众家里做工作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迟疑,住户们从窑洞里全部退出。

建瓦窑堡会议旧址展览馆,重新确定瓦窑堡会议的情况和在党史中的地位,王志厚和同事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家乡。那时候,王志厚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加入到这项事业中。他细致梳理了红军长征的过程,认真学习了党史着作,穷尽一生,他将瓦窑堡会议的意义总结为:统一党中央领导班子的认识,加强了党的领导;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策略;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定为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共和国的概念。

走出窑洞,穿过街巷,走在瓦窑堡镇大街上,已经完全找不到当年的影子。在瓦窑堡纪念馆,我看到了一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瓦窑堡全景照片。秀延河两岸,一排排颇有气势的窑洞,层层叠叠在龙虎山下。黑白照片,传递出那个历史阶段瓦窑堡的自信和激情。瓦窑堡有底气,黄土高原上的古镇很多,可是能将红军长征精神凝聚于此,开辟出一番新天地的地方只有瓦窑堡。

今天,我信步秀延河畔,看两岸高楼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秀延河两侧文化长廊展示着历史沧桑。入夜,秀延河水在五彩灯光的掩映下,闪着灵动而喜悦的光。河对岸龙虎山上,宝塔被灯点亮,河中央的音乐喷泉五彩绚烂,引来市民和游人驻足。不过百年,瓦窑堡改天换地,容颜大不相同。

历史仿佛已经落幕,又好似才刚刚开始。

更多原创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原创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