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短篇散文 > 正文

秀才买柴的启示

作者: 尤江波2016/10/22短篇散文

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但是听得懂“过来”,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的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走了。

故事告诉我们,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同样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不同的孩子,其提问方式和说话方式也需要有所变化。

我在执教语言活动《家》过程中,为了让幼儿能理解诗歌的内容,我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超超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是珊瑚的家。”我又追问:“你知道珊瑚生活在哪里吗?”超超摇摇头。我问其他小朋友:“珊瑚是什么?”苗苗说:“珊瑚是海里的生物。”我接着问:“为什么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苗苗说:“珊瑚生活在海里,所以大海是珊瑚的家。”超超在我和苗苗的问答下,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在后来的仿编活动中,他说得非常好。幼儿之间是有能力差异的,如果我一开始用同样的问题问苗苗这样能力强的小朋友,她肯定能马上回答出。但是用同样的问题来问像超超那样能力较弱的幼儿是不合适的。所以当超超回答不出时,我就要对问题进行调整,以达到他能理解的水平。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教师的提问方式非常重要,合适的提问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创设想说、愿意说的宽松氛围。

更多短篇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短篇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