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正文

乡村书法家

作者: 一叶2016/09/30情感散文

腊月已走得深了,年的味道逐渐浓烈起来。集市上走一遭,卖春联的摊位比比皆是,不禁又想起小时候村里的那些“书法家”来。

每年快到春节的时候,乡村书法家们便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了。一年没摸毛笔,手痒了,心也痒了。乡村书法家们平时可没有时间练习书法,他们要耕种、管理田地,要辛苦挣钱养活一家老小。他们只是业余的书法家,一般只在春节的时候,才有机会拿起笔墨,美美地享受一下书法带给自己的愉悦和辉煌。

乡村书法家们文化程度并不高,很多只有小学文化,却是村里实实在在的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几十年来,村里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他们挥毫泼墨。尤其是每年春节的时候,书法家们在家里坐定,一批又一批来找他们写春联的人络绎不绝,那是他们最开心最荣耀的时光。对求春联的人,乡村书法家们总是笑脸相迎,感觉那是大家看得起他。整个村子的春联都出自他们之手,一家家的春联在门上稳稳挂定,好像乡村书法家们开的书法展。

每到春节前几天,他们就早早地把毛笔拿出来,洗刷掉灰尘,喂饱墨汁,先在废旧的报纸上试写几句,再从抽屉里捧出本厚厚的《对联集锦》,从中选择适合农村实际的春联。

找他们写春联的人,有的不在意内容,把红纸往桌子上一放,讲几句客气话,临走再说一句:“你随便写,我到时候来拿。”他们可不敢随便,总是斟酌再三,反复比较。写了是要贴出去的,内容和字体都是他们的脸面。

有些识字讲究的则坐下来,和他们一起探讨春联的内容,大门、侧门、厨房、仓库,还有横批,写什么能够表情达意,朗朗上口。他们便翻起自己的那本法宝,读给对方听,人家满意了,他们就记下来;不满意,就一起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我们家总是找隔壁“书法家”大爷写春联。大爷写的时候,左手按着红纸,右手挥着毛笔,像极了一位将军,正在作战地图上研究着行军路线、作战方针。运筹帷幄、胸有成竹之际,大爷大笔一挥,一气呵成,洋洋洒洒的几个大字便在红纸上跃跃欲动起来。他的字很饱满,像一个个滚圆结实的大芋头,散发着香味和喜气,单薄的红纸也被压得沉甸甸的。

写好了,他远远近近看几遍,心里很满意,脸上便笑开了花。他欣赏春联的神态,像小学生看着自己被打了一百分的作业本,像看着自家墙上那张发黄的被授予先进村书记的奖状。

大年初一早上,大爷背着手,踱着方步,慢条斯理地在村子里转个来回,和遇到的老少爷们打个招呼,寒暄寒暄,眼睛却不停地盯向各家各户大门上的红与黑,一家一家看过,把自己写的和其他书法家们的作品比较一番,心里颇为得意,才一步一摇乐滋滋地回家去了。

春联一年一年贴,而如今写春联的农村家庭却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嫌麻烦,不如到集上买印刷好的春联省事。乡村书法家们的门口一年年冷清下来。

在外忙碌的年轻人,春节回来忙着探亲访友,没人关注春联的好坏。只有少数老年人,对春联情有独钟,说还是乡村书法家们手写的春联最好看,散发着浓浓的墨香和缕缕的情意。

有一位乡村书法家一度想把书法传给儿子,在外打工的儿子嗤之以鼻:能挣来钱吗?他无语,怔愣了好久。

或许十年二十年以后,乡村再无书法家了。

更多情感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