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生活散文 > 正文

与“龙虾”亲密接触

作者: 张建春2016/08/26生活散文

龙虾作为美食来品尝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稀奇而后猎奇而后用舌细细地品味,之后才是大快朵颐。把酒临风,一只龙虾在手,世间的烦恼抛在脑后,已成了一种不大不小的境界……

第一次和龙虾近距离接触应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奶奶病重住院,早晨奉父母之命去看望陪护老人家。临出门时妈塞给我五分钱,算是早餐点心钱。走在街上,猛然就被一对龙虾吸引住了,掏出了口袋里仅有的两个贰分、一个壹分的硬币,买下了它们。这是两个张牙舞爪的家伙,在奶奶的病床前,兴奋代替了所有,奶奶看着我高兴的样子,反而笑了,似乎病也好了许多。龙虾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尽管被玩伴们当牛做马地玩耍,还是活了很长的日子,从此我记住了它们,红色的、坚硬的外壳,天下谁也不怕的张狂劲,一不小心被两个有力的“钳子”“干”上一口是最寻常不过了。

童心是可以保持的。女儿五岁,我带她去钓过一次龙虾,此时,稻田、水沟、池塘里,龙虾多得惊人,随手找根的枝条、不长的线和一颗螺蛳肉,就足够做成一根钓竿,不愁龙虾不上钩,线儿绷紧了,猛提钓竿,鲜红的龙虾生生地暴露在阳光下。有时上钩一个两个,最多的一次五个龙虾争相吃食,被小小的女儿一手拽了上来,田埂上的龙虾仍是张狂的,恨不得打成一团,依然生抢嘴边的美食。一顿饭的时间过去,不大的塑料桶就被龙虾占领了。但仅仅是好玩,众多的龙虾不知如何处理,大多交给了鸭子之类。

到知道龙虾的危害是在乡下挂职的日子,秧田的埂硬是被看似美丽的龙虾弄得千疮百孔,头天的秧水被放得干干净净,剩下的只是幼稚的禾苗,苦苦受着干渴的煎熬。到了插秧的日子,龙虾更加活跃,它们用自己的利齿,啮食着初生的根须和分蘖的幼苗,龙虾聚集的田亩减产成为必然。农人们恨得牙痒,可拿它毫无办法,这外来的物种,旱得、涝得、饿得、胀得,铲不尽、杀不灭,如今鱼虾已在田地里少有踪影,但只要有水的地方,龙虾仍活得有滋有味。

第一个吃龙虾的人一定是个果敢的人,而把龙虾作为节来办的一定是个智者。龙虾作为美食来品尝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稀奇而后猎奇而后用舌细细地品味,之后才是大快朵颐。把酒临风,一只龙虾在手,世间的烦恼抛在脑后,已成了一种不大不小的境界。合肥人对龙虾的钟爱来自于对新生事物的容纳和“好吃”的雅趣,“好吃”应来自于好吃,当龙虾成为一种文化时,合肥的龙虾节已举办过一届又一届,合肥龙虾走向了全国,驰名于国外,这应是合肥众多的骄傲之一。化废为宝的事,绝不仅仅只有一两件,但把有害的外来物种,妆扮成一个城市的符号,打造成一种产业,龙虾节功不可没。

如果龙虾仅仅停留在一个节庆上,那么合肥是小气的。实际上,龙虾生发了一股力量,如它们张扬的双钳,紧紧地钳住了一个产业的链条,规模化的龙虾养殖开始遍布合肥广大的农村,致富一方又多了个渠道。正是龙虾成熟季节,家门侄子约我去他的养殖场采风,整齐的养殖塘口、清凌凌的水质,调皮的龙虾时不时把防逃的丝网拉得东倒西歪,硕大的龙虾探出红彤彤的脑袋,似乎在诉说,新的国度跳跃的是新的思维。侄子告诉我,今年龙虾坚挺而又走俏,一亩见方的塘口,收入就有好几万。说话间,他的手机响了,供应商哀求般的索要,侄子支支吾吾就是不答应,最终答应了仅是供货五百斤。侄子说:我要把龙虾好好捂着,捂出最好的价钱。侄子是自信的,自信得有点骄傲。他指手画脚地告诉我,明年他将扩大养殖范围,把周边的土地扩进来,做当地养殖龙虾的老大,之后建冷库,还要建设快餐式的龙虾加工区,让四季都有龙虾飘出的香味。临了还打趣地说:到我这做顾问吧,你是个文化人,龙虾的文化可有着大大的空间呢!他的话给了我不小的启发,合肥的龙虾还有许许多多的事可做,可宣传。

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一个地方的名片需要反复地打磨才能亮丽。不知若干年后,合肥龙虾可会成为一道美食界的风景,可会成为擦亮合肥名片的丝绢?如今的走向应该是在昭示,会的肯定会的。前几天和几个好友,相聚在合肥龙虾一条街,攒动的人头,南腔北调的声音,大口品啜的声音,陡然生出了一份亲切,今日不醉还当何时,醉不在酒,而在龙虾。夏日的风吹灭了身上淋漓的汗珠,夜间的合肥格外的美丽,敞开胸襟,心又多了份亮堂,脚下又多了份长途奔赴的底气。

“菊花黄,蟹脚痒。”张牙舞爪的龙虾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又是周末的日子,我将携带妻儿找一个最热闹的去处,轰轰烈烈地“干”上一顿,绝不去顾忌斯文的模样,小酒慢品,吮吮指头,把一段放开的故事,演绎得更加精彩……

更多生活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