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正文

磨百刀

作者: 常书侦2016/05/09情感散文

中秋佳节,在我的故乡冀中平原,农家不但要吃月饼、拜月亮,还有磨百刀的民俗。

磨百刀的民俗来源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也称月圆杀鞑。故事讲述的是,元末统治者惧怕民众反抗,对其他民族实施残酷的镇压政策,举个例子,菜刀要一百口人才允许使用一把,故称“百刀”。人民忍无可忍,便趁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面放一个蜡丸,蜡丸中则裹着纸条,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兵反抗元朝统治。为了多杀元朝统治者,起兵前,家家户户把菜刀磨得锋利无比,这就是“磨百刀”的由来。

我小时候,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这个民俗还在流行。当然,人们磨的刀不仅仅只是菜刀,而是农家生产、生活用的所有刀具,像妇女做衣服用的剪刀、收割庄稼的镰刀、砍木的砍刀、铡草铡秸秆用的铡刀,都在“磨百刀”之列。那时,就听老人们讲,百刀就是所有刀的意思。看来,“磨百刀”的含义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它已完全纳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般的,磨百刀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就开始了。不过,这一天磨的刀主要是秋收时用来割谷子、黍子、豆子、高粱、玉米的镰刀,以及铡庄稼秸秆用的铡刀。在我们村子南口的小溪边,除了放有若干块用来洗衣的洗衣石之外,还放着两块三尺多长的磨刀石,它们是从西边的太行山区拉来的,置放在小溪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光景了,其中间部位已经被刀锋磨去了一指多厚。磨铡刀是壮年汉子的活儿,因为年轻人性子急,容易把刀刃磨伤了;而年老的则没有太大的力气。八月十四的早晨,有铡刀的汉子纷纷来到小溪边。他们先脱去褂子,然后在磨刀石上洒上溪水,再把刀在溪水里蘸过,拉开膀子,“哧啦哧啦——”便磨起来。很快,铡刀亮了,磨刀人脊梁上的汗珠子也亮了。

凡农家都有一条半尺宽、尺半长的磨刀石,这是专门用来磨镰刀和菜刀的。按照老俗,八月十四只能磨镰刀,菜刀要等到十五磨。八月十五一大早,街头就会传来:“磨剪子嘞镪菜刀——”的吆喝声。农家过日子历来讲究节俭,自己能够干的活儿,是不会破费的。只有自家磨起来难度大的菜刀和剪刀,人们才会拿出来让磨刀师傅去磨。我们村有个老汉曾做过“磨剪子镪菜刀”的营生,他磨的刀快且耐用。据说他的诀窍是:在磨刀的水里加了盐,这样,磨出来的刀不但快而且硬,就像加了钢。但用盐水磨的刀容易生锈,因此,他预备了一块油布,刀磨好后,就用油布擦上几遍,亮且不易生锈。

更多情感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