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哲理散文 > 正文

一位清华学子母亲的点滴体会

作者: 葵花朵朵向太阳2016/03/04哲理散文

有人这样说过: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当然对成功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也有人这样说过:机会永远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老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作为家长却有着不可替代、也无法替代的作用,甚至还有人说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有的家长说:“让老师管就行。”你仔细想一想,为社么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差异那么大,老师一样,唯独不一样的是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是不能低估。关于家长,有人曾这样戏称:家长是天下最好做也是最难做的职业。说他最好做,是因为他是一个不需经过考核就可以上岗的职业。(当然现在也有准爸准妈培训班了,也是一个进步。鲁迅曾经就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如何做父亲”)把孩子生下来又养大,这是和其他动物一样与生俱来的本能。说他又是天下最难做的职业,主要是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和方法去生搬硬套,因为作为万物之长的人,性格千差万别,在那里已是经验的经典,在这里还未必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大家都知道的香港着名企业家李嘉诚就曾经说过:“任何事业再伟大的成功也代替不了教子失败的缺憾。最令他骄傲的不是他辉煌的事业,而是他两个学有所成的儿子。”我们教育孩子的经验一般来自于三个层面:一是自己父母的言传身教;二是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学所感悟的知识;三是来自于身边亲戚朋友的教育经验。当真实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你感觉这些经验都很灵验吗?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吗?我认为不能,凭着这些经验教育孩子是根本不够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学生一旦拥有良好的习惯,往往能够使其受用一生,为他未来的人生之路插上成功的翅膀。  

据我所知,目前在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小学时期知识摄取量不大,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等到了初中再学也不迟,因而对孩子的学习是既不关心、也不重视;而另外一些人则只注重学习成绩,也就是考了多少分,一、二年级有些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也考90多分,家长就很得意,说:“我孩子聪明,不学就会”而忽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殊不知,这些观点都是非常片面和错误的,你就让孩子这样继续下去,到三年级以后你再看看,就不是这样的成绩了。说得严重点,有可能会耽误孩子的前程,因为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靠一点点养成的,是一天天努力的结果。一般来说,小学教育的前半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一个黄金时期,说黄金时期,主要是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以后也许会永远都无法弥补,尽管也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之说,毕竟已经走了很多的弯路了。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在孩子身上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等孩子进入初、高中后才想到去培养他们好的习惯,就会非常困难,因为这时的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不仅不会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还会非常抵触家长对他们的压制,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是南辕北辙。作为家长,我们也曾经和好多的家长交流过,分析过他们孩子再后来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在小学阶段“欠账”太多的缘故。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和老师,在孩子小学入学之初,甚至提早至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的早教之时,就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引导孩子养成认真、专注、细心的良好习惯。  

有句话叫“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那么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第一、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至关重要!  

教育家马克思、范梅南这样说:“一个真正的发言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听懂我们日常范围以外的深刻含义,能倾听世间万物对我们说的话。”由此可见培养倾听的习惯多么重要。“课上一分钟,顶着台下十分钟”,上课认真听讲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学习成绩的基础。记得我那个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偶然发现孩子上数学课时,老师讲,他却在那儿玩,下了课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告诉他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会了也得听,结果没过几天,又出现了这种情况,我恼火了,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那一次的批评孩子至今还记忆犹新,说是刻骨铭心一点也不为过,(当时老师们还讲情说,他会了,玩一会不要紧。)可我不这么认为,会了也得认真听,否则,就养成坏习惯。果真,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上课走神了。我至今也很庆幸那一次发现的及时,要是等到四、五年级才发现,也许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到了高中,有的老师问他,你为什么会那么认真地听课?他就把那次的事情告诉了老师,老师们都说:“***妈真厉害!给你一个好的未来”由此可见,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第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同样重要!  

学生按时完成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时把握学生的动态;对于学生来说,完成作业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此外还能培养学生按时守纪的作风,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学生从小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将受益终生!如果一开始没养成好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懒惰、拖拉的坏毛病,以后再想改变他就很困难了。课堂作业有老师督促完成,而家庭作业的高质量完成就是家长的义不容辞的职责了。  

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要求孩子回家先完成作业----作业要准确无误,方可看电视。这里的完成作业不仅仅是写完了就算完成了,而是还要经过认真、仔细的检查,真正做到准确无误,即使出现了错误也是自己检查出来并加以改正,并且及时总结出错误的原因,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从三年级起,周一至周五晚上不准看电视,一家人都读书(也是为了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周末也是要认真完成了作业,再看电视、玩耍。记得有一次,孩子在隔壁房间写作业,我想看电视剧,就悄悄地打开卧室的电视机,声音很小,以为孩子不知道,可过了一会,孩子出来休息说:“妈妈,你的电视剧到那儿那儿了”我大吃一惊,原来孩子的思绪一边做着作业,一边还听着电视剧的故事情节,于是下一次我就在卧室里悄悄地看,结果孩子还是都知道,没办法,为了孩子,从此,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只要孩子学习,我们谁也不开电视,电脑,一直坚持到孩子高中毕业(高中阶段更是要命,我们只有等到孩子去上晚自习了我们才打开电视、电脑,等那边下课铃声一响,电视、电脑全部关掉。中午利用吃饭时间和孩子一起看新闻、看今日关注、看孩子喜欢看的足球节目,只有半个小时)。要做到这一点,既要有耐心,又要坚持。  

今天到会的这么多家长,我相信有好多的家长也在这样做,但不一定天天这样做,也不一定是所有的家长都在这样做。可以试想一下,当你的孩子在做作业和预习功课的时候,你却在那儿和朋友喝着大酒,高谈阔论,或者还在噼里啪啦的打着麻将、游戏或扑克的时候,孩子怎么能够安心学习呢?  

第三、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习惯—非常重要!  

提到阅读,这就是我刚才为什么说孩子到了三年级的时候,不到周末是不让孩子看电视的一个原因了。关于这个问题,有的老师和我争论过,觉得看电视也是学习,当然从电视里学生也会获得好多的信息,但现在的电视节目有多少是为孩子准备的,又有多少适合孩子们看的。而三年级是小学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从低年级段向高年级段过度,并且语文开始写作文了。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很大了,完全具备了可以进行大量阅读的能力,周一到周五的晚上除了完成作业和预习之外,剩下的宝贵时间都可以拿来阅读,当然还有假期。大家知道,这个时候再不阅读,等孩子上了初中,那么多的课程,你连写完作业都很困难,基本没有阅读的时间了,高中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我遇到过好多读初中和读高中的孩子,语文学习成了难点了,高中150分的语文试卷,只能考个90来分,过100成了难事,基本知识错一大片,阅读理解失分更多,后悔就后悔在小学阶段这六年的宝贵时间读书太少,欠账太多,想“恶补”真的都来不及了。我的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就读了《上下五千年》、简本《史记》,四大名着原着、《三国演义》读了好几遍,都当做字典用了,学习中遇到的典故,他都能非常熟悉的准确的到某一个章节里信手拈来,后来陆陆续续的中外名着和中外名人传记也读了不少,像《林肯传》等,国内外的童话也读了很多,郑渊洁的童话,格林童话等。到了初中,作业多了,他就利用上厕所的时间阅读。高中阶段,我一直给他订阅了《读者》这本杂志,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了解纪实性的内容我还订了三年的《齐鲁晚报》,每天午饭后,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也得浏览一遍。大量的阅读后来受益匪浅。另外,阅读还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阅读,走出去也很重要。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那孩子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带着他去北京,看故宫,爬长城,去颐和园。小学毕业时,去青岛看大海,看海洋馆,去济南看动物园,看趵突泉,去上海看名人街(文化名人),看鲁迅故居,看东方明珠塔。初中毕业时,去西安观秦皇陵,看兵马俑等等。这些投资都是值得的。所有这些,都开阔了眼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阅读我也想在这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语文学习,重在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把阅读、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语文教育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论述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如:“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你们的孩子很幸运,咱们学校非常重视阅读这一块,每周有一节阅读课,学校还为孩子们购买了那么多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咱们千方百计要抓住这个大好的机会,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第四、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十分重要!  

课前预习就像作战要先摸清敌情一样。 掌握了哪儿有地雷,哪儿有碉堡,打起仗来才能心中有数,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上课也是这样,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可以引起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就会心中没底,把握不住重点和难点,听课效果比不预习就可能低些。通过提前预习,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对于老师的提问也可以了如指掌,从而能积极回答。由此,一定要把预习落实到实践中去,要让预习效果在课堂上有所体现。课后复习则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对学习效果的总结。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于新学的知识则要及时巩固、掌握。我的做法是:从小学一年级起,每个假期孩子已经把下学期的数学全部预习完,预习之后,我还要问问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果有,我能解决的,我给他讲解,讲不了的就请教别人;如果都会了,我还让他做一部分题,检查一下,看看他是否真会了。初高中预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方法同上。  

第五、培养学生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大多都做事无计划性,让人家领着走,而成绩优秀的孩子最明显的一点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怎么干,心里早已有数。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定计划的习惯。(举例:孙丹每周都有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制作表格,填写目标。假期有假期的详细的学习计划,严格按计划自觉执行,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绝对不能拖到明天,即使是生病了,打着点滴,也要坚持完成计划)有一次假期还没放,孩子就已经制定好了假期计划。  

第六、培养学生细心、扎实的习惯。  

很多孩子天赋不错,学得很快,成绩也可以,就是容易粗心大意,有一句话是说---粗心大意害死人。成绩不稳定。粗心学习的大忌,家长要及时发现并明确给孩子指出,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逐渐养成细心、扎实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曾经有一次数学期末考试,考完我问孩子,考得怎么样,他说:“妈妈,我做完检查了5遍,共验算了五遍,全部是笔算,接着递给我一瘩打草纸,我都惊呆了。”我当时就表扬了他说:“做得对,即使错了我们也不后悔了”。  

以上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知易行难,需要有一颗恒心。正如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育的关键时期养成的好习惯,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一生。小学时期是教育孩子、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阶段,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稍纵即逝的好机会,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咬住青山不放松,努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插上腾飞的翅膀! 

更多哲理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哲理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