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情感美文 > 亲情文章 > 正文

母亲的衣袋

作者: 孙以荪2013/09/23亲情文章

小时候对母亲最大的恋恋,竟是她的衣袋。因为母亲的衣袋儿,似乎奇妙莫测。

母亲的衣袋是明着的。做法极简单:找块与衣服一色的布料,剪齐,用均匀的针脚儿围上三道边儿就成了。

母亲的衣服从来就是自己做,那衣袋的样子,也就成为母亲自己的模式,虽说不上有多好看,却也简单、明了、朴实。据说母亲当初嫁过来那阵儿,有人问为什么她的衣袋都是那一种样子,母亲就笑笑说:别的样子不会做嘛。

那时候,父亲两三个月回家一次,走亲戚似的。所以每次回来,都少不得带些好吃的东西。每次母亲将这些东西收起,不知使些什么法术,让我们一年到头总吃总有,细水长流。母亲下地,经常是背一个妹妹,领一个我,把我们放在地头上,树荫下,而后从那衣袋里掏出两块譬如"芝麻糖"之类,分给我们自己去干活。吃完糖,玩儿烦了,我们会闹,母亲就又从那衣袋里戏法似的变出点心或别的什么,让我们重归安宁,服贴。那时又正是我们最没出息的年龄。比如随母亲上街,看见人家嘴巴一动,就向母亲闹着要吃,这时,母亲会从衣袋里拿出更具诱惑力的吃食堵我们的嘴。

天真的我,对母亲的衣袋里成天究竟装些什么,装着多少,实在是一无所知。只觉得那是母亲的专利,是别人所没有的。的确,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衣袋总是异常充实而从没有空过。哪怕是在"瓜菜代"的年月,那些难熬的日子里,当我们饿的张开小嘴儿伸手要吃时,母亲也总是毫不犹豫地从衣袋里摸出用纸包着的豆腐渣、山芋干儿之类"美食",令我们一饱口福,而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母亲的奶水到底有多甜,我们已无从记得,可母亲的衣袋给我们带来的巨大诱惑和满足,却至今萦然在怀。

等长大一些,我知道我们家其实一直很穷,特别是自留地被收回后,家里缺劳力,工分少,每年结算要倒贴给集体一二百元钱。这仅靠父亲的微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何况我们还要上学。那时,我已隐隐感到了生活之于母亲的沉重,同时也开始知道加倍珍惜母亲衣袋的珍贵蕴藏。

及至一切都好起来,母亲却老了。皱纹蚕食着她原本光洁健康的面庞,爬上额头,又渗到嘴角。多少次我们想让母亲生活得更快活些,可是谁也难得机会守在她身边。但总还是有合家团聚的日子。那是个中秋节,我们各自买了母亲最爱吃的东西,试着往她的衣袋里塞。此时此刻,我们仿佛才意外地发现,母亲的衣袋竟是那样浅、那样小,那样的平淡无奇,以至于居然装不下我为母亲精心选购的一把巧克力糖果。

现在,对于母亲最大的缺憾,就是她的衣袋,又浅又小。

更多亲情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亲情文章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