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情感美文 > 情感文章 > 正文

故乡的雨

作者: 岳阳笑哥2013/06/18情感文章

端午节快到了,我回乡下陪母亲小住几天。

母亲今年八十岁了,勤俭节约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我家离街上有五里路,年纪大了的母亲,上回街很畏难,因此很少上街去买东西。

清早起来,我想去街上买些新鲜菜回来,为母亲改善改善生活。

打开大门,下雨了。这不是毛毛细雨,也不是瓢泼大雨,而是一种让人感觉凉爽的雨,使人惬意的雨。

门前近处的小山,披上了白色的薄纱;远处的双山尖,已被雨雾包围,显得神秘莫测;只有屋旁的树林更翠绿了,淡黄的竹林则更可爱了。雨丝像竖着的琴弦,雨滴降落在水上的一个个水泡、在地面的一朵朵水花,是老天写下的五线谱。雨点打在树叶上,沙沙地响,是我儿时的音乐享受。

家乡的雨,是多情的。

禾苗干渴了,雨来了;鱼儿缺氧了,雨来了;树叶要洗澡了,雨来了;天气闷热了,雨来了;要栽茴(红薯)了,雨来了……

刚开始下雨时,因为气压的原因,很多的虫子在地面和低空,鸡群趁机在雨中捕捉觅食。下大雨了,鸡群转移到了屋檐下,使劲地煸动着翅膀,甩掉水珠,再用脚和喙子清理着羽毛。小鸡们也学着母鸡的样,笨拙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然后母鸡张开翅膀,把小鸡们都拢到胸前、腋下,让我也感到了温馨。

堂屋东侧的电棒上,有一个今年新做的燕子窝。母亲多次叮嘱我说,晚上不要开电棒,怕灯光吓着燕子,怕灯管发热烫着燕子。并告诉我说,今年燕子抱了一窝崽,有五、六只,告翅(训练飞行)以后,小燕子就很少回来了。燕子衔泥空费力,燕儿长大各自飞。即使这样,我看到一对燕子还是冒着雨进进出出,嘴里衔着泥回来,继续在做窝,大概是为明年生崽作准备吧。

雨不停地下,我怕打湿衣服,不想去街上买新鲜菜了,母子俩嘛,又不是客,将就着吃点吧。

过了一会,母亲撑一把小伞要出门。我问母亲下雨天出去有么里重要的事?母亲说,去别人家弄点菜秧子来栽。我说等雨停了再去呀,母亲说这雨呀,一时半会是不会住(停)的,说着执意走进了雨雾中。

我静静地坐在大门口,看雨、听雨,陷入了沉思。

小时候,我家住的是几百年前的老屋,有上下两重。雨打在旧青瓦上,乒乒乓乓,感觉既遥远又清晰。因为是老瓦,时有漏雨,父亲经常雨后上屋捡漏,但却搞不赢几只老猫的翻瓦撮漏。一到雨天,父亲就顺着楼梯爬上楼去,用木盆、洋瓷盆去接漏雨。这漏雨滴在不同的盆子里发出不同的声音,盆子中的水多水少,声音又有不同,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交响乐。

有次晚上下大雨,盆子不够了,父亲就把煮猪潲的大铁锅也拿去接漏。水点打在锅上,就象打铜锣一样的响,好象是鸣锣报警,害得我紧张、害怕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还真的发大水了。

现在,我家也住新房子了,不需要上楼去接漏了。但我是多么想回到那漏雨的老屋里,和父亲一起到楼上去接漏雨啊,可父亲却再也不能回来了……

屋檐上的雨,被风吹得飘到我的身上,让我回过神来。

只见屋檐沟的水连成线的下来,但很有规律。我看到屋前台阶下的水泥板上,一条被屋檐水洗白了的水带印和其中一排深深浅浅的水窝,正所谓,屋檐沟的水,点点落在现窝里。

雨越下越大,大得屯得住竹篙了。

这时,母亲一步一拐的从雨中回来了,我赶忙去接过雨伞。母亲褂子湿了,裤子湿了,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黑色薄膜袋。我没有问弄的是什么菜秧子,但我觉得能让母亲不惜一身淋湿,去弄来的,一定是非常好、非常难得的菜苗子吧。

看到母亲一身湿透,我好心疼,嘴上却埋怨说,叫您下雨不要出去,您硬要去,现在身上打湿了,感冒了怎么办?!

母亲笑笑说,没事,我身上还出汗呢。

见母亲没事,我又重新捧上了书本,直到母亲叫我吃饭。

只见桌上有新鲜的猪肉、新鲜的鱼,我才知道,老母亲冒雨出门,不是去弄菜秧子,而是为了去街上买新鲜鱼、肉给我吃啊。我心里一热,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赶紧站到窗前,朦胧地望着还在下的大雨……

故乡的雨啊,深情的雨!

更多情感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文章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