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正文

读书识味

作者: 冯小燕2016/08/11现代散文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有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人们据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书香气”,而读书人家曰“知识分子家庭”,则被称之为“书香门第”。宋朝程颐语曰:“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说的是有“书香气”的人,读书时若能品出书的味道,就算进入读书的真境了。

何谓书味?比如吃饭,有饭、菜、汤,有西餐、中餐、地方风味小吃,不足一一而论,但无论何种饭菜,吃时总要品尝味道,五味俱全方能构成美味佳肴。读书亦然,读书之味也是诸味杂陈。

读书的人有时也难免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当书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之事不能呼应,书中的事与生活中的道理发生冲突时,读书人难免会有迷离若失、恍惚不定的感觉,甚至陷于进退维谷的窘迫,就会有一股酸涩涌入心田。

读一本好书如进一幢新房,开一扇未知之窗,展现在面前的是世外桃源,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可以修身养性,让读书人按耐不住内心的冲动,吸吮着新鲜的空气,张开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臻于此境,读书人怎能没有甜滋滋的体验呢?

其实读书人攻城掠地,在知识的海洋中苦苦求索,都要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闷阶段,其时身临遏涩之境,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孤苦伶仃,步履维艰,那份愁苦实难堪受。何况读书人亦是凡人俗子,哪能没有来自书外的聒噪?若要跨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心里若没有一番痛苦煎熬的争斗抉择,恐怕难临其境。

读书可令人练达性灵,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使人宁静,高尚依然。但我以为,这般深厚绵长的意蕴还要靠书中掺和的辣味来完成,或者说是火药味。如果没有一点辣味的文章,读之味同嚼蜡,不如不读;而真正有辣味的书,如同急风暴雨射向垢陋的心灵一角,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终将令读书人脸红心颤,羞愧难言,并猛然顿悟。而后者可冲破名缰利锁的困扰,灵魂因之而升华。

读书的味道虽说是酸甜苦辣,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却是愉悦快乐。如果没有书籍相伴,漫漫人生,多少个无眠的黑夜和无聊的白日将十分难熬,而这样的人生必定无趣而乏味。

有书相伴,方能从中品出味道,得到收获,在心中涌满喜悦,进而由衷地欣慰,随即增强读书的志趣,进而坚定与书相守的信念。

更多现代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现代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