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正文

到虎头

作者: 杨莙2016/04/25现代散文

从齐齐哈尔的江桥到虎林的虎头,我用四天时间,走过了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耗去的艰苦卓绝的十四年。

在知道虎头以前,我(估计还有许多和我一样的人)一直认为,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那一天,便是抗战结束之日。

虎头,想来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不多,不过听说过《乌苏里船歌》的人,绝对不少。就是那首轻松闲适的“阿朗赫赫尼那,阿朗赫赫尼那,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江水长又长的中俄界河乌苏里江,就是始于边境小镇虎头,虎头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东部,与俄罗斯的达里涅列钦斯克市隔江相望。

不错,1945年8月15日,裕仁的确在广播里念了“终战诏书”,但盘踞在虎头的日军残部并未就此终战。是的,他们怎甘心轻而易举就举起白旗,既然有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虎头地下军事要塞作他们的后盾?

虎头镇是进入中国东北腹地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要冲,二战中,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最坚固、最庞大并兼备攻防设施的军事要塞。为修筑该要塞工事,侵华日军动用数以万计中国劳工和战俘,历时六年之久。

虎林要塞均为钢筋水泥建筑,结构复杂,设施完备,主要由五个阵地组成阵地群,沿乌苏里江延长16公里,纵深40余公里,日军自诩为牢不可破的“东方马其诺防线”。

“当心枕木下的尸首”,视杀人如游戏的嗜血者,才没空去联想索洛对美国人的警告呢,为了保守地下要塞的秘密,阵地建成以后,有幸活下来的中国劳工,却在重机枪的扫射中,成为堆成山的冤魂。

有这么一条用数万生命和数亿资金堆起来的“东方马其诺防线”,日军残部尚有资格作一番垂死挣扎,可防线只给他们提供片刻的喘息之机,毕竟气数已尽,固若金汤的防线也照样没救。从8月9日起,在苏联红军和东北抗联战士的强大攻势下,这个曾被关东军吹嘘为可坚持6个月,不惧围困的“北满永久要塞”,在苟延残喘了18天后,于8月26日,即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第11天,终被摧毁。“二战”的结束因此延长了十一天。

怎么也得提提虎头要塞唯一一处没有使用中国劳工,而由日军工兵秘密修建的阵地——日军巨炮阵地。该遗址位于主阵地猛虎山山脚处,属半地下、全封闭、永久性工事,是为了装备当时亚洲最大的陆上海防巨炮而建,巨炮重达300多吨,炮弹直径40厘米,弹长120厘米,最大射程20公里。听上去多么高大上的一个阵地啊,只不过,出现在我面前的,已是一片废墟,枯黄的落叶铺了一地。曾经的钢筋混凝土在苏联红军猛烈的炮火中四分五裂,七零八落,不过即便已成碎块,依然是些庞然大物,壁厚约在四米以上,足见当时构筑此阵地的日本工兵没有少抛汗珠子,而苏军在炸毁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将更多的生命抛洒在异国。

我用我潮润的目光,触摸着为纪念苏联阵亡红军而建的无字碑,这些在虎头战役中,为世界反法西斯而献身的苏军将士,不曾留下姓名,他们在要塞外一片蓊郁的树林里,永生。

虎头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虎头要塞——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日军工事,被联合国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建在猛虎山山顶的纪念碑,与澄净如洗的蓝天相邻,碑顶,手托和平鸽的少女铜像,无比庄严又无比安宁地沐着秋阳。战争残酷,烽火无情,惟愿地球之上,和平鸽永驻。纪念碑的背面,刻着“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八个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用血泪拼就的抗争史,虽早已远去,却不能当它没发生过一般,随风而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虎头要塞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之铁证,没有任何理由随它去,为此,从1991年开始,已开掘和清理了虎头地下军事要塞主阵地,并在遗址之上修建了“侵华日军虎头地下要塞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分两部分,由地面展览博物馆和地下要塞遗址组成,博物馆内,陈列展示着大量的出土实物和历史遗迹,有锈迹斑斑的巨炮炮弹,有枪支子弹、军刀、军装、头盔,还有军用饭盒、唱机、发报机什么的,都一一呈现于眼底。文字和图片也不少,像建造要塞时残害劳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以及苏联红军攻打要塞的图片。

在地面展览博物馆与地下要塞通口处,有一扇长满锈迹的大铁门,从这里进去,便可通往地下要塞。地道里晦暗潮湿,一股霉味和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嗖嗖袭来,不由得头皮发麻。地下要塞内设施齐全,指挥所、将校休息室、弹药库、发电所、医院、伙房、浴池,等等等等,一应俱全。要塞地上的暖气片还在,伙房灶台上的两口大铁锅还在,浴池地面所贴的瓷砖还在,墙体上密密麻麻的弹痕,也在。

匆匆看过去,从那段沉重和压抑的历史中拔出腿来,乌苏里江上,坐了游船顺江漫游。

树影,山峦,水鸟,扁舟,碎金点点的江面上,渔夫撒开了一张张网……置身山水之间的我,是不是该将手机里的《渔舟唱晚》点开,是不是,该让古筝那清亮悠远的铮琮之声,顺着清粼粼的乌苏里江水,怡然自得的流淌?

乌苏里江的岛屿星罗棋布,最有名的当属珍宝岛。岛上第二代营房的外墙上,“中国领土不容侵犯”,这八个鲜红的大字,在参天之树撑开的一把碧绿大伞下,分外夺目。

肌体强健的身体,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力,才能气吞山河般,高声对胆敢来侵犯的人,说“不”!

不觉已是黄昏,晚霞如同鲛绡,将虎头的天空装扮得华美而安谧。

这时候,头顶有鸽哨清脆掠过,还有,乌苏里江畔那首优美的船歌,一路轻快地追着耳朵:阿朗赫赫尼那,阿朗赫赫尼那,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更多现代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现代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