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短篇散文 > 正文

外来爸爸

作者: 汪丹2016/03/21短篇散文

天快黑了,闺女还没回来。刚从工地回到家的王永德,又骑上摩托车出门寻闺女。在村头望见和同学说笑的孩子,他停下来,目光如水。

王永德想迎上去,又迟疑地刹住车。他看看自己,衣服满是尘土,双手脏兮兮的。王永德忙低下头,发动摩托车,装作没看到闺女,匆匆而过。开出一段距离,他又调转车头,远远跟着,直到闺女安全进了村口,才绕小道回家。

晚饭时,王永德像往常一样,准备去里屋叫孩子们吃饭,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已经端到跟前。

“吃饭吧!”闺女双手捧着碗,垂着眼,轻声说,“我下午看见您了,谢谢您。”

“哎、哎……老闺女,你也吃。”王永德赶紧接过碗,显得有点慌乱,女儿望着他,笑了。

这顿饭,王永德吃得太香了!这是他与妻子结婚一年来,闺女第一次对他笑,也是第一次跟他说话超过一个字。

王永德是继父,他不怪孩子。“我跟妻子刚结婚时,村里人都认为我是外来的骗子。”他说着,脸上是憨憨的笑容。

那是2000年左右,内蒙古人王永德刚刚来到北京打工,38岁的他一直没有成家。经熟人介绍,他认识了平谷区马各庄村的林慧丽。这是个可怜的女人。林慧丽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已经三年,她独自照顾年过七旬的公公和婆婆,以及一双未成年的儿女,生活困难。

王永德常去帮助林慧丽,两人日久生情。虽然林慧丽比王永德大两岁,而且已经节育,再不能生孩子,但王永德还是决定娶她。

王永德清楚,当好家中二老的“儿子”不难,可当好一双儿女的继父就不容易了。“农村常说‘有后爸就有后妈’,街坊四邻不待见我,怕我是外地来的骗子。”

面对“外来爸爸”,林慧丽16岁的儿子和13岁的闺女有些抵触。尤其是闺女,无论王永德说什么,她“嗯”一声就没话了,更别提叫“爸爸”了。

王永德挺理解孩子,“他们十几岁就没了爸,多可怜。和我生分倒说明他们懂得人间真情,怀念亲爹。这也说明我做得还不够好!”

孩子没好脸,王永德还得供他们上学。林慧丽十分歉疚。王永德安慰妻子,“我是大男人不怕苦,但不能苦孩子,我想办法筹钱。”

此后,王永德到处找活儿做,搞建筑、烧锅炉……收入一分不少都交给妻子补贴家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永德的付出,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两年后的初春,有一天,闺女搓着衣角挪步到王永德跟前,不好意思地开口,“……爸,明天您去给我开家长会吧。”王永德一下子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地应道:“好啊!好啊!”

一声“爸爸”,宛如天籁。王永德想哭,又幸福得想笑,“娃们,终于接受了我这个外来爸爸。”

王永德的爱换回了儿女的爱。由于长期操劳,王永德2010年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闺女特意买了一把摇椅给他,“爸,您感觉腰疼的时候,躺在上面会舒服些。”儿子则送来一个精致的烟斗,“爸,少抽烟,对身体不好,叼个烟斗过过瘾得了。”

15年过去,儿女各自成家立业,王永德和妻子恩爱如初。他庆幸当年的坚持,使他拥有了一生的幸福,“只要有爱,不放弃,再凉的心也焐得热!”

更多短篇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短篇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