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优秀散文 > 正文

又到荸荠成熟季

作者: 邹文倩2016/02/19优秀散文

我的家乡是鄂东北的一个小镇,叫方高坪,方高坪因荸荠而出名,誉为“荸荠之乡”。你若驰车经过这里,就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绿油油的荸荠田。这里的荸荠个大、皮薄、色红、味甘。

记得很小的时候,队上就种着一大片一大片荸荠,挖的荸荠堆在稻场上晒着,有专人看管,小孩子就馋得不得了。晒在稻场的荸荠又不敢动,想吃荸荠了,就跟在挖荸荠的大人后面,用小竹片,在挖过的泥里翻,也能翻出几个大人们挖漏掉的荸荠,用小网兜装着,拿到水塘边洗洗就吃,那份高兴劲没法形容,可能那就是小时候最好的零食啦。

后来分田到户,家里也种一块荸荠田,挖的荸荠,母亲就把小的破的挑出来,剩下的就要拿去卖,我们就吃挑出来的破荸荠。有时候趁母亲不注意抓一把好荸荠藏着,以为母亲没发现,要得意好半天。

开春时节,母亲就把洗干净的荸荠煮熟,放进茅根、绿豆、甘蔗还有红糖,熬出浓浓的汤汁,让我们喝汤。那汤味道甜还很香。母亲说,这个可以防脑膜炎防感冒。防不防我们不知道,反正那味道真的不错。最后汤喝了荸荠甘蔗也吃掉了。煮熟的荸荠比起生荸荠,更有股香甜味。

生在荸荠之乡,吃了这么多年荸荠,我还是馋。

荸荠一般在冬腊月成熟,这个时节也是荸荠收获的季节。因此村里人家就得赶着寒冬腊月天挖荸荠。

挖荸荠是个辛苦活,越是天冷荸荠的长势就越好,你就得趁季节挖,荸荠长在泥巴里,下田时得穿胶鞋。大冷的天,要很大勇气穿上那薄薄的凉凉的胶鞋。

挖荸荠用的是特制的农具,叫耙齿,跟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有得一比,不过,耙齿是五个齿,很重。

挖荸荠既是力气活也是技巧活,挖深了耙齿难拉动费力气,挖浅了荸荠容易挖破。会挖荸荠的人,一耙齿下去,不深不浅,土翻过来,荸荠个是个的不破。荸荠藏在泥土里,挖一耙齿,就得停下来,弯腰蹲下身子从泥土里把荸荠掏出来,丢在竹箢里。这样一挖一捡一丢,一箢荸荠不知道要重复多少个这样的动作。我们这把荸荠叫作“扑己”,把自己扑在田里,真是太形象了。

刚挖起来的荸荠是裹着泥巴的,就要晒,还得赶上好天气,晒得差不多了就要“揣荸荠”,就是用一个网兜装上荸荠,两手抓住网兜两端使劲晃动,干了的泥巴从网兜缝里掉了出来,荸荠也见红色,揣干净荸荠就可以上市了,晒过的荸荠表皮颜色不是特别红,略带一层黑紫色,但保存时间长味更甘甜。也有洗干净的,颜色又红又亮,特别好看,吃起来也比较脆,这个得趁新鲜吃,搁不住的。

腊月也是荸荠成熟最佳时机,得赶在这段时间挖,这时节荸荠可以卖个好价钱。村里人也喜欢将荸荠当土特产送人情,在城里有亲戚的人家,扛一大袋荸荠过去,很兴奋地说着吃荸荠的种种好处,若你客气,他会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田里的,不值几个钱。的确,荸荠虽是深泥里长寒风里挖,可荸荠价贱,一斤荸荠卖不到两块,前一两年还只卖几毛钱一斤。因为不大值钱,又难种难挖,现在种荸荠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又到荸荠成熟季,看着弯腰在泥巴田里辛苦挖荸荠的乡亲,我老这样想着,现在种田都现代化了,能不能设计个机器,让我的乡亲不再这样面朝泥土十指沾泥的挖荸荠,我期待着那么一天。

更多优秀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优秀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