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写景散文 > 正文

“雪都”觅趣

作者: 周贻海2016/01/25写景散文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絮……”素有柳城之称的福建省柘荣县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成为闽东历史上的“雪都”。

早在我的孩提时代,就得到了亲身的验证。那时,几乎每年的冬至和立春前后,当其他县市为枯燥乏味的呼号北风所困扰时,柘荣县总会恰到好处地下上一、两场瑞雪来。

下雪的日子长短不一,但我们总希望它在除夕的晚上如约而来。因为倘若如此,像我们这些年纪偏幼的就可以不被家长剥夺“熬年”的“同等权利”;而我们总也幻想着中国的“圣诞老人”会更快地赶着马车,在雪夜把新年的礼物给我们送来。尽管如此,这腼腆皎洁的小精灵,还是经常绕开我们的想象不约而来,尤其是在万籁俱静的后半夜。她会在人们温馨安然的睡梦中,悠闲轻悄地纷纷扬扬起来。

雪落大地,亲亲柔柔、飘飘洒洒,像是春蚕轻嚼桑叶那般娴静悠然,又像是髫童梦中呓语一样自然生动。怦然心动的刹那,还是推窗问早的那一瞬间:那种促不及防的异样惊喜,那样激动失声的雀跃欢呼,为小城唤来了一冬的融融暖意和来年硕果满园的丰收喜悦。是的,“瑞雪兆丰年”。雪是丰收的代言人,看到了雪就感受了希望;雪又是圣洁的化身,弥望原野的白白茫茫,就悟领了“厚德载物、上善若水”;雪更是快乐的使者,她会帮你把一切美丽永久珍藏。在诗情画意的世界里,人们没有理由不年轻;在欢天喜地的氛围中,人们不得不童趣盎然。踏雪去吧,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去迎接春天的情意。在这雪都,你尽可以吟诗做画、放飞灵感;在这雪乡,你尽可以把酒临风,神采飞扬……

这一年的第一场雪无疑是在海拔千米的东狮山上飘飘洒洒起来的。那是在春节前一个没有任何迹象的花样黄昏,我们在古朴温馨的“青云宫”里过吃素菜,大家兴致正酣,窗外隐隐约约就有了春蚕啃食桑叶的空灵声。有人欢快地惊呼:“下雪了!”果然,这是第一场雪。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笑吟吟地,从天空最亲最近的地方轻轻柔柔地向我们飘来。我们乐了,奔向雪野,跳入雪帘,一任新年的春雪恣意抚摸,将我们罩入无边无际的银色胸怀。

雪中行,笑声撒了一地。走在雪松夹道的回家山路上,我们三三两两轻松怡然地在雪地里吱呀吱呀地留下充满笑意的新春脚印。而缺乏思想准备的松鸡却扑腾捣鼓着寻找自己的归宿,松鼠也在松间飞快地跳跃着,急着往家里搬送枝头已经寥寥无几的松果,慌忙间撞落了一树又一树玉枝含韵的雪白花絮。

雪中行,鹅毛大雪很快将我们与东狮山一起严严实实地裹在了眼花缭乱的雪幕中,将我们织成趣味盎然、精致洁净的美丽画布。关于雪,底蕴深厚的东狮山何尝没有绮丽动人的传说?

——古时候,东狮山下住着一对饥寒交迫老农夫妇,他们男耕女织、相依为命。在一个天寒地冻的隆冬傍晚,他们在风雪冰封的龙溪草畔发现了一只冻僵了的小天鹅。这对好心的老农夫妇就将这只奄奄一息的小天鹅抱回茅屋。他们用身体轮流温暖着冻伤的小天鹅,火热的心肠终于救活了它。小天鹅养好伤后,恋恋不舍地朝天际飞去,渐渐消失在鹅毛大雪中。

又是一个飞雪纷纷的冷落黄昏,一贫如洗的老农夫妇正在寒风呼号的茅屋里唉声叹气,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轻轻的叩门声。门开了,一个美丽的村姑风尘仆仆而来,带进了满地梨花。她是来借宿的。荒郊野岭来了春意盎然的村姑,破旧的茅屋顿时有了温暖与生气。朴实善良的老农夫妇热情地安置了她。村姑十分感动,说,“看你们一片好心,我没有什么好报答的,就帮着织点布吧。只是我织布的时候,门窗要关紧闩严,千万不能让人看破泄漏了天机。”老农夫妇点头答应,满心欢喜,却也疑惑重重。

三更半夜,村姑等老农夫妇安睡后,关上了门窗,漏夜织布。翌日,老农夫妇一觉醒来,一打平滑柔软、保暖防寒的布匹已经整整齐齐地叠在了案头上。这布匹在集市上十分抢手,很快为老农夫妇掘来了“第一桶金”。他们非常开心,便挽留村姑多歇住几天。村姑很愉快地应允了,只是一再交代,她深夜织布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搅。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村姑的布匹越织越多,老农夫妇的生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有一天夜里,老农夫妇终于按耐不住,合计着去窥探一下村姑织布的秘密。可当他们蹑手蹑脚、偷偷透过窗棂的小洞窥视织坊内的村姑时,双双惊呆了:只见那只他们曾经救过的小天鹅冒着严寒,将自己身上的羽衣鹅毛一片一片地织进布匹里,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心血杰作。

第二天一早,桌案上依然是一打亮丽齐整的布匹,可勤劳美貌的村姑再也找不着了。在遥远的天际,鹅毛大雪依旧寂寂无语、默默无闻地飞舞着……

这永不消匿的令人艳羡的雪啊!

更多写景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写景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