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文学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红楼梦读后感1000

2012/10/08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1000范文一

不尽的落泪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送黛玉

初读红楼时,一直嗔怪林妹妹的“不懂事”,那个林黛玉怎么那么小心眼啊,宝哥哥对别的女子说一句话便又哭又闹,别人含蓄地指明她的错误,她便会讽刺别人一番,真是不知自己是客啊!可是读多了,才真正的体会到,林妹妹-----是那般柔弱、那般痴情、那般惹人怜爱。

表面上看来,她是那么任性自私,又爱哭,但细细体会,才懂得,这是封建社会束缚人性的一种最好的回击。

林黛玉原是衰落的“清贵之家”的女儿,很早就死了母亲,到贾府后又死了父亲,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且因有病弱症,于是与药锅相伴,环境的恶劣势力,使她多愁善感,自矜自重,“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在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里,她“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

在那个社会,她敢于追求自由,敢于反抗社会,敢于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是她可贵的内涵和品质。她有独到的见解,具有敏感的气质和奇异的文思,反抗社会对她的迫害。

每捧起《红楼梦》,总不自觉地想到“黛玉葬花”那一节-----一个女子,两道弯眉,轻皱着,纤纤玉手,无力的摆弄着,柔柔的挽着花锄,埋葬着落花,真是美得触目惊心!

按封建社会的礼教,是男婚女嫁由父母做主,黛玉却偏偏自己来选择爱情。她热烈地爱上宝玉,绝不是为了取得一个贵妇人的地位,而是为了追求纯洁的爱情。她用心去爱宝玉,同时希望宝玉也如此,然而却只能忍在心里,无法诉说,只能无声的渴望。

当她明白事情真相后,悲愤欲绝,一边吐血,一边焚稿,用死向这个黑暗的社会作最后一次反抗。

我可能不全懂,但却佩服她。

她一生以泪洗面,在生命和理想的绝望的边缘,却又反常的出现了微笑,以笑结束自己哭的一生。

林妹妹,为你感动!

不断的故事

宝玉,出身于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虽然从小在锦衣玉食中长大,却有着追求个性自由的性格,对于父亲安排的“仕途经济”道路,他不肯听命,“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轻狂”。

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任性、清高、放荡不羁,怨恨封建家族,他不愿做一个忠厚的奴才,不满父亲的教育,他追求个性自由。

在那种环境下,他只有把精神寄托在女孩子中,他认为她们才是清白的、纯洁的。

在叛逆的路上,他逢黛玉,他俩朝夕相处吗,情同手足,他倾心于冰清玉洁的黛玉,他们追求纯洁幸福的爱情,包含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他追求自由,渴望幸福,却一无所获。林黛玉,以自己纯洁的生命殉了爱情,宝玉在骗局中和薛宝钗成亲,他无话可说了,一走了之,出家做了和尚。

哦,宝玉,为你赞叹!

可悲的结局

王熙凤,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王家的女儿,嫁给贾琏。她因娘家是官宦之家,婆家是京都显贵,她嫁过来之后,又当上了荣国府内宅的总管,她可真是万千尊荣于一身了!

她性格泼辣,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王熙凤虽然是如此的劣迹昭着,罪恶累累,但是人们都无可否认她的聪明才智。在这个几百口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处周旋,处理极其复杂的人事关系。也只有她能东借西挪,应付入不敷出 的浩繁开支。她对付贾府的种种弊端及危机心明眼亮,处处表现出办大事的魄力和本领。

但是她并不因为自己在贾家中的地位而目中无人,当贾琏扬言杀她的时候,她懂得依靠贾母来做自己的保护,时不时的表现出自己的可怜之处,也是让贾母那般怜惜的原因。

她也并不是坏事做绝,她在刘姥姥求援的时候慷慨的出资接济她,巧姐最后能在抄家后保住性命,并有一个好的归宿。这也和她的好心是分不开的。

这个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的王熙凤恰似毒药与良药的混合,比喻为罂粟花再恰当不过了。

哦,熙凤,为你可悲!

……

其实,我认为《红楼梦》的伟大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走向没落,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总之,这就像一坛老酒,在时间的沉淀中,越陈越香…

《红楼梦》读后感1000范文

近日读完《红楼梦》,才明白其妙处所在。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着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在国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而且在国际上也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有法国评论家称赞说:"曹雪芹具有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

更多读后感

猜你喜欢

更多读后感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