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文学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2015/11/01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一

前段时间,自己在老师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这本书主要是站在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立场,包括“从下往上看” ,“从内向外看”两个视角。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黄河边的中国》主要涉及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一方面关注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95年前后的一些河南农村现状与问题。虽然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可是书里面的一些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反思,却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发人深醒。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2、对于单产提高原因。作者讲,如果单纯从农村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近5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单位产量在50年内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种子的改良,化肥、农药及其他技术的推广,是单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得我们只占世界耕地的7%的国家,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3、内地医院差距。书中写道,原来各医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费医疗这一大块,其次是附近农民的自费医疗。如今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根本无法支付职工的医疗费用。不少农民抬着病人来治病,一听如此高昂的医疗药物费,吓得又把病人抬了回去。近几年,前来医院治病的人锐减,各医院发生“抢病人”的现象:凡介绍一个有支付能力的病人,医院给一定的回扣。

4、村干部素质下降。书中讲,村支书,直接面对数百农户,许多得罪村民的事要他去干。没有大族强宗的背后支持,是干不成事的。因为没有人会听他的话,也可能在村选举中落选。如今改革开放,农民自由了,村里能干的人,自己外出去找各种赚钱的门路,他们根本不想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想干也干不成。乡政府为了推行各项农村工作,只能去找那些想干且有能力干的人来当村支书,当村长。在目前这个情势下,想谋求这一职位的人,往往有谋取求私利的动机,而能干者往往有大宗强族的支持。这样,村干部拉帮结派、欺压弱小、贪污腐败之事往往而有。这就是说村委一级存在着宗族化、地痞化的极大可能性。当然已经宗族化、地痞化的村委,如今毕竟是极少数,但苗头已出现。”

其中,书中还涉及到一种对中国农村农民的根本特点的理解。

5、小农经济的特点。作者总结为,一是各农户主要还是与土地相交换。这就是说,以家庭劳力与承包土地为主的自给经济依然占据很重的比例。在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乡村,各农户从事农业经济的主要目的在于粮食自给。二是利用血缘与情感维系的非市场的人情交换。虽然各农户在经营各自的狭小农场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自给自足,但总有一些事务非单家独户所能解决,这便是各农户都要维持与巩固一个亲友关系网络的原因。他们用人情关系、礼尚往来维持一个非市场性质的物资与劳务交换网络。三是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传统农民只有与周围集市相交换的经验,从来没有与国内大市场相交换的经验。由于农民交换经验规模过于狭小,能向市场提供的商品量很小,进入国内市场的成本过于高昂。因而各分散经营、独立决策的农民根本无法与大市场相衔接。……四是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农民的、独立决策的农民根本无法与大市场相衔接。……四是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农民的÷基本特点是他们无力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的途径形成共同利益,缺乏共同利益的意识,也就不可能通过平等协商的途径建立共同的合作组织,并通过有约束力的章程与领导来解决自己的共同事务。 谈到一些关于时政与地域性问题上,作者的见解一针见血。

6、从表面上看,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都是站在这一起跑点上同时起跑,其实不然。

东南沿海地区,至少从五口通商以来便处在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近代型的工商城市密集于东南沿海,东南沿海乡村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一直在持续进行。且工商城市的发展,反过来促使东南沿海的农业逐渐商品化了。计划经济的确定,只是暂时中断了这一过程。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东南沿海乡村高于中西部地区,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一压力也迫使沿海乡村的剩余劳力向工商业寻找出路。公社时期社队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便是证明。 推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后,东南沿海乡村在社队企业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了乡镇企业,农业逐渐降为副业。东南沿海乡村企业的迅速崛起与迅猛发展,得益于“天时、地利与人和”。天时即人均耕地严重不足,而历史地形成的向非农经济谋生的强大冲动;地利,即同时得国内与海外两大市场之便利;人和即有大量“城市亲友关系”可资利用,为乡村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与市场。当城市与国营企业改革迟缓且艰难起动之时,东南沿海迅猛发展的乡镇,当城市与国营企业改革迟缓且艰难起动之时,东南沿海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已占据了绝大部分轻纺日用产品的市场。

7、村支书的心里话。现在人人都认为无官不贪,你就是不喝不拿,洁身清廉,别人也不会相信你。你如明明不贪而别人都认为你贪,这不是明摆着吃两份亏吗?既然这样,倒不如贪一点。做村支书的前二三年,最多吃点喝点,真的没有搞钱,这三四年搞一点。搞得太过分,村民意见闹大,到县里、市里去上访上告,这个小官便当不成了。村支书就是村里的第一把手,全村的大小事情他一人说了算。要搞个二三万元钱,还是挺容易的。譬如,乡干部来村检查工作,一般都到他家吃喝。每次吃掉一百,他报二百,有谁知道呢?修路、部来村检查工作,一般都到他家吃喝。每次吃掉一百,他报二百,有谁知道呢?修路、打井,集资十万,他从包工队中收5000元回扣,又有谁知道呢?在审批分配计划生育名额、划分宅基地时,收点礼,也是常事。总之,不要做得太过分,贪心不要太厉害,适可而止,每年弄个二三万元,确实不成问题。

在这本书中的等等篇章上,都有自己落在实际考察之上的见解。

通过阅读这本《黄河边的中国》我对转型过程中的红果社会有了一点了解。对农村社会状况多了些认识。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了解社会,了解环河边这片古老的土地。中国的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最为关键,任务繁重。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改革,始于农村,始于公社集体耕作制的改为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革确实解决了农业产量与农民生活长期停滞不前的大问题,但其所引发出来的一系列经济、政治与文化后果,一部分已开始显现,一部分还深藏在未来的发展之中。所以对农村社会实际状况与问题做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黄河,这条中国的母亲河,从古至今以其丰富的乳汁养育着中国华夏儿女,也因为她泛滥的河水给两岸的人民带来过无穷的灾难。《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黄河边几个重要城市的观察,再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乡村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令人反省。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

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要不是看了《黄河边的中国》这一本书,我也不会想好好去回忆一下1995年的人事变迁。

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自己在支农的时候做过调研,也负责了支农活动的全程记录工作,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将书中叙述的调研过程和自己当时的经历结合起来,相互比较。当然,相对于一个学者的工作来说,我们做的很简单,很粗糙,得到的信息也很少。但是,也有相同之处。

作者调研是通过层层的关系网进入农村进行几天的蹲点调查,和村民聊天,然后搜集、记录他觉得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些人际关系及讲座、报告和乡县村各级官员谈话、了解情况。在调研过程中,他发觉,1995年时候的中原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的乡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主要反应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时候的中原百姓还得缴纳很沉重的各种税,和村干部的关系还很紧张,思想意识一样闭塞落后,最讨厌的还是官吏的贪污腐败现象。于是有时候,作者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茫然之感。

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一个个村庄就像某些官员的一个个封闭的领域,外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获得一些事实。于是作者时不时会觉得在自己的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践活动很困难。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又很无可奈何。于是像作者要做这样的调研,得通过层层的关系才能进入调研现场;而调研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某些人的利益。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理论的总结需要实践的支持,于是他得进行实践;但实践得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理论……他只好在这种矛盾下进行实践,或许他心里暗暗觉得如果能够在实践之后总结出一套有用的理论将会是这一实践之后的最大收获吧。我觉得,其实在进行调研的时候,作者本着的是和我们在支农时候相似的一种理念,就是不是很清楚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觉得做了比不做好。中原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当地人民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就对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像作者这样的人就会想去看看我们的母亲河现在怎样;在母亲河哺育着的地区的人们过去怎样生活,现在又是怎样生活……他是写出了一本书,但是,书中只是记载了他的调研情况和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谁会去读这么一本书,这本书会不会对决策者的行为产生一些效果,他都不知道。只是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自觉,他去调研,去记录,去思考,去反映。就像我们的支农活动。一直不甚清楚我们的意义,但是就是去体验,去实践,去发现,去关注。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来看,作者选择的时间,1995年,可以说是很特殊的时间。1995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各方面进行更深入、更广泛变化的转折点。看的时候,我回忆起的是95年的春节,我们举家从广西搬回福建的老家;95年,我们还住在土坯瓦顶的房子里,一大家子在一起住;95年我们周末要到山上捡柴;95年,家门口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坎坷不平、泥泞不堪;95年,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工厂,没有路灯;95年,村里的小学和民房一样破旧,下雨天还会落雨;95年,镇上只有一个中学,17个村子的孩子到同一个地方上中学;95年,我们的同学基本上都不是独生子女……95年位于东南沿海的家乡,和中原大地上的很多村镇一样。但是,95、96、97年后,中国社会变化的速度之快,让人难以置信。就我的家乡而言,水泥路的铺设、路灯的添置、小洋房的雨后春笋搬拔地而起、小学中学的重建、各种私人办的工厂的兴起、烧柴改为烧煤……几年间,整个镇的面貌几乎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在读《黄河边的中国》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作者去过的地方,现在怎样了?变化是不是和我的家乡一样巨大?可以说,95年时候记载的情形对我们来说,已经几乎是上一辈的事情的感觉了,那样的生活,只存在于我们模糊的童年的记忆中及书页里。才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的变迁让人瞠目结舌。但不知道那些95年仿佛还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中原大地上的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多少的变化?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书中还记载了几个比较特别的村子的“发迹史”,包括南街村等“四朵金花”。这些村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靠着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领导人将整个村的人心团结起来,一起选择一种特殊的发展方式,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发展经济,获得骄人的成绩,全村共享,令人艳羡。虽然它们的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是,村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领导人物的能力及出名后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这样的村子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确实起来了,人们的生活确实比周围的村子的好许多,但是,它们的模式不可复制,因为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那么出色的领导人。而它们对它们领导人的高度依赖则会让人担心,一旦它们的领导人下台后,村子还能在原来的轨道上正常、健康、持续地发展吗?

作为支农队员,读这样的书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对农村现状的了解,希望从中能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书中的资料可以说已经很陈旧了,离我们想了解的农村现状比较遥远;所能借鉴的,是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灵活的调研方法、调研时的认真细心,有所侧重及对调研结果的思考、总结。要想提高自己,光读这么一本书绝对不够,还得再读些相似题材的书,通过对比来提高自己。

更多读后感

猜你喜欢

更多读后感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