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倚栏轩文学网 > 原创文章 > 正文

读不懂的青春“沧桑”

2009/03/22原创文章
“小说写作”讲完了。其实这部分内容很有意思,也很不好讲。可讲长,长到讲他一学期;也可讲短,短到一次就可以搞定。长短完全取绝于学生是否爱听,学生是否爱听则完全取绝于我讲的是否有意思。唉!很累,小说写作就是在诉说生命的体验,而我讲课它的本身就亦如在进行一次“小说写作”。

每次讲“小说写作”都要留一次“大型”的小说创作作业,即长篇小说创作策划,从选题到拟提纲,到故事梗概介绍,到最后版面编排、内文制作打印。其过程基本就是一本书从写到印的一个模拟性过程,这是每届中文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做的一次大型专业性作业练习。作业是以宿舍为写作小组,意在通过大家的彼此配合共同完成这个题目的写作,从而培养他们的一种团队意识。这次两个班同时进行,一共70多人,若按宿舍为单位算,约有20多个写作小组,但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计划,结果肯定是会出乎我的“意料”的。

每次布置作业,出发点都是特好的那种,自我感觉也是特好的那种。愿望从来都是善良的,但结果未必,呵呵.....。所以这次作业出来,呵呵......感觉没了,善良也没了,我用一声长叹来形容自己的状态,你便可想而知了。结果既在预期之中,两个班大部分同学均能与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共同完成作业;但也出意料外,两个班仍然有“孤军作战”的“英雄”,独立、独自、“单干”地完成这一“大型”作业的人数与前几届比,数量明显增多。留作业时大声叫喊“写不了”,可写时又不愿与他人合作。我不能用“好”与“不好”来断言此事,但至少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些与写作没有直接关系“问题”。

从交作业的时间看,两个班学生的作业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并按时上交了打印稿和上传了博客,学生对作业的认真态度足见一斑,我有些欣欣然。但从作业的内容看,有些令我“瞠目”。两个班学生的作业,共28本,内容90%都是写“爱情”的,而且“爱情”的描写都是离奇的、凄楚的、怪异的、甚至悬疑的,这些情节的编织和描写手法,超出了我对他们的认知范围,甚至想象空间。他们虽然个个年纪轻轻加“青青”,但他们笔下对爱情的描写似乎有些“老道”加“老练”,令我如此这般年纪的人看了“刮目”,甚至令我在课堂中面对他们时,我不知道该怎样讲评这次作业,讲评哪一篇作品?甚至在表达我要做出评语时,竟出现了口吃状态。

最另我惊诧的是,居然还有几篇是描写同性恋和另类性取向的内容。看到这些“作品”,我没有一丝能理解他们的一点点理由。虽然小说是虚拟的,但写作主体是真实的,是在意识形态中对这类的事物有认识、有认知、有意识、有思想的,虚拟并不是虚无,尽管我不拿小说的内容去和学生的某方面去联系,但不能不说我对他们多了一点点的忧虑。所以在讲评时,我对这类作业小心翼翼地“评价”,生怕用错了词而伤着写作者那颗脆弱的心,最后,我不无幽默地说“我希望这几篇作品是从网上抄来了,而不是你们自己写的”,可下面的学生却急着说“老师,那是原创,纯粹的原创。”上帝啊!我无言地看着那个男生,心里在想,你真的不幽默啊!

当我从昨天到今天看完学生所有的“长篇小说创作策划提纲”作业时,我诧异我已经没有了评论他们“作品”的思维和语言。甚至我在茫然,是时代淘汰了我?还是我背离了时代?是文学抛弃了我?还是我远离了文学?我迷失在学生的文字里,阅读他们作业的过程并不痛苦,但心情有些沉重和压抑......他们笔下的爱情就像飘零的一枚秋叶,不知道是在诉说着谁的惆怅与哀怨;他们笔下的情感就像一枚畸形、变异的情感果实,不知道隐藏着谁的血泪与坎坷......读不懂的并不是地浅浅的文字、轻轻的词,不是那短短的句子、薄薄的话;读不懂的是那一颗颗年轻的心。青春仿佛还在没有萌动的时候,就被早春的清霜给结上一层薄冰;冰冷似乎成了他们表现热情的代言词,爱情在他们笔下是一种凄楚、灰涩的感觉。

我在很少看“新新类”写的东西,不太看流行性的作品;我也一直接受不了在网上、电脑上阅读的方式,当然更不看网络上流行的文字东西。所以在这方面,我的大脑经常处于“盲区”,有时纯粹是为了上课,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与阅读对象,而当任务去看几篇,但阅读过程相当“痛苦”,也在“痛苦”中发现自己已经明显跟不这个时代的文字表达,发现学生们的兴趣与欣赏习惯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经典式阅读”教育,超越了我们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范围。

读他们的“作品”,仿佛个个都是一枚青涩的果子,人人的情感之路似乎都“崎岖”“坎坷”。其实,我并没有读懂,感觉他们离我太遥远了,仿佛天上星.....
更多原创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原创文章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