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倚栏轩文学网 > 经典散文 > 正文

母亲节与母亲花

2009/01/01经典散文
  五月,康乃馨和萱草花盛开的季节,因为一个特殊的节日,而将它点缀得更加美丽温馨——这就是母亲节。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 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小姐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4年5月7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母亲节送给母亲的花是康乃馨。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金针菜)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花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花。

  今天——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让我们回家看母亲。倘若身在异地,就拿起电话,我们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一根电话线连接着母亲的惦记和儿女的感恩——虽然没有鲜花和蛋糕,但是却有儿女无尽的思念和深情的祝福——

  祝福我的母亲,祝福你的母亲,祝福世界上每一位母亲:节日快乐!
更多经典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经典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