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散文随笔 > 正文

潆洄在心底的清泉

作者: 程应峰2018/01/25散文随笔

男人的第一感觉是视觉,比如我对孙利赢印象的加深,就是缘于她的一张微信头像。那是她在舞台上演奏二胡起身向听众致谢时的一张照片。那张照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鲜活靓丽,光彩夺目。

这之前,孙利赢向我赠送了她的散文集《不尽的心灵清泉》,而我真正用心读她的文字,是看到这张有艺术意味的头像,知道她还会拉二胡以后的事。她在《不尽的心灵清泉》中描写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叫白霓桥的地方。读着她的文字,依稀恍惚间,我看见一个膝上架着二胡的,雅致的女子,脸上浮泛着祥和的光泽,沉醉在她的音乐里,也沉浸在她具有音乐特质的文字构想里。她也会在晴天或雨天,撑着古色古香的油纸伞,在这条青石板铺就的巷子中,孑孓来去。那儿的每一块青石,每一个铺面,每一道石桥,每一声叫卖……在她的故园情结里,都有了不可磨灭的灵性,不可抗拒的意味。

她像是一个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女子,心地总有声情并茂的古色古香:青石底、马头墙、斗共檐、板门店、朱漆柜、深天井……以及那些传承不衰的食物:麻花、散子、枣、京果、牛济、米泡砌、花生、蚕豆……挤满了她的记忆。更有那古镇出土的商代铜鼓,一声声,在属于她的岁月燧道中激越、盘桓、回响。

她的触觉是如此灵敏,一架长长的木梯,在她看来,也能喊出她的名字;一幢叫“豆腐铺”的坍塌的老屋,在她的默然相望中,那心息相通的灵性成就了心目中的“故园 之柱”;一口碧色的井,让她想到了盘踞的龙,心灵的清泉自此便源源不断……

她是个从白霓桥古街巷里走出来的女子,是个被琴音琴韵洗濯过的女子,是个柔情似水的女子。她又是个怎样情深意重的女子啊,一旦站在离别多年的老屋前,便会思绪万千,泪如泉涌。我想,她的心地,一定有一片柔情的水域,博大宽宏,浩浩渺渺,蓄满了人类最本真、最曼妙、最天然、最美丽的情愫。

“望风发呆,为心而写;思路阻塞,搁笔操琴。”这,应该是属于她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充溢着哲理般的恬静和散淡。她这样恬静散淡地活着,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缕缕心音,这些美妙的心音,化作文字和琴音,在曾经的古街巷里,在心灵的故园里,不绝如缕,悠悠潆洄。

孙利赢的文字,具有温暖幸福的特质。她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作底蕴,以真实而美好思想感情生命,骨子里充盈着盎然的诗意和高尚的趣味,作为血肉的语言本身生机勃勃,纵横捭阖,风华独具,她的文字,有思想,有见地,有境界,有高度,有哲理意味。她的文字,娓娓道来,外在不露声色,内蕴却是激情奔涌。有张力,有个性,温暖而幸福。

她的文字,是真实的,也是细致的。无论是观照今人今事,追忆似水流年;无论是连接过去现在、理想现实,她都能够以人为点,以情为线,以事为面,以生活为体,描绘出人生的方位感、立体感。她描绘和遥想着熟悉的事、陌生的情。她拥有深切的爱心,殷殷的热血,拥有写作者的天赋与才华,拥有负荷的姿态和柔和的心性,拥有极端自觉的艺术追求,是个合格的时代和生活的记录者,践行着由心而生的使命,触摸着人类情感中最敏感、最温柔、最脆弱、最潮湿的部分,以内在的关怀捕捉着生命的隐秘,慰藉着生命的隐痛。

她笔下的情景,最终都是美好的,乐观的。或记人事,或写风景,或谈文化,或述掌故,或描写草木虫鱼、瓜果食物……她描绘的情和事,总能让相关的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她自己呢,也在沉默耐心等待和寻找着自己最好的捧琴人。

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谁会喜欢悲哀,没有谁会拒绝开心。孙利赢就是这样一个人,就算身处荆棘丛中,也不会放弃美好乐观的想象,她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孤独执着地栖息在文字构架的世界里,流浪在多姿多彩却冷暖无常的尘世间。

这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缘分,她清泉一样的人生,以流淌的方式,追寻着一个最合适的结局。一个真正的码字人就是这样,在沉默中等待和寻找,以缘于心灵的文字为载体,将守望、寻找和穷尽心力的演绎变成了可资咀嚼、可资回味的生命过程。一个真正的码字人,总能够以独特的能力,独到的发现,将凡俗的人生,活成永恒。

更多散文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散文随笔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