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抒情散文 > 正文

课本外遇到你

作者: 吴遵智2017/07/13抒情散文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十岁左右时,在小学课本里学过一篇《观潮》的文章。文章这样介绍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那时候还小,理解与感知能力有限,课本里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虽能背得,但脑瓜子里形不成画面,定格不成风景,想象不出潮来的壮观。

这次去杭州搞旅游宣传推介,工作的地点紧邻钱塘江和京杭大运河,推开窗户,就能看到钱塘江妙曼的身姿。这里果真是水的故乡,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水声、桨声、橹声,船歌、棹歌、莲歌,夜夜伴我入眠,温文尔婉撞击着我的高山血性。

钱塘江的潮主要是秋潮,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我们是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到达杭州的,不是观潮的时候,因此无法看到涨潮的胜景。但在这里,我却领略到了另外一番风景——钱塘烟雨。

钱塘烟雨,如梦如幻,如丝如纱。

我有早起跑步的习惯,虽然在杭州那几天,曾经有两个晚上加班赶材料到凌晨4点,但每到7点,我还是起床了。卷帘推窗,只见钱塘江上云蒸雾绕,水气弥漫,对岸建筑物若隐若现,江上来往船只在雾中穿梭,宛如仙境。

走出酒店,穿过马路,我来到了钱塘江边。站在大堤上,细雨如丝,江水如练,白雾如绸,我被包围着。远处的天空与江面被雾气遮罩得严严实实,隐隐约约有江南采莲的曲子传来。

雾气越来越大,对面的高楼慢慢消失,江上也看不清行驶的船只。雾在向我收紧,将我隐于江天,我仿佛熔于其中,与白雾一起四处罩撒飞扬……

雨大起来了,我的头发上、额上沾满了水珠。沿着江堤,我快步前行。不久,来到一片开阔的草地旁,对面是一座望江楼。烟雨中,望江楼如鹤立中洲。我想起在课本中读过的一上联来: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传此上联为一书生登成都望江楼所得,至今一百多年已吸引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应对,但所对下联都难有出句的韵味。

我急切的想着登上这座望江楼,可绕亭三圈,都找不到登楼的路。正在这时,一位撑着伞戴着眼镜的大爷朝我走来。我跑过去,用夹着浓厚方言的口音问道:请问老人家,去那座楼怎么走?

老人看了我一眼,没有理我,径直走他的路。我以为他没听见,又问了一声。他回过头,略有些生气的说:“没有礼貌,我不想回答你。”我正想给他解释,但这位老爷子却加紧步伐走了,留下我一脸无奈

找不到登楼的路,雨还在下着,雾气未散,沿着曲幽小径,我穿过草坪,向来时的酒店方向走去。我打算,去酒店拿把雨伞,再寻登楼路。出口处,碰到一位肩上背着相机,手里撑着紫雨伞的红衣女子。她微笑着向我打招呼,我也报之一笑。这女子用标准的普通话向我问路,她要去堤边“钱塘入海处”的刻碑处。我用生硬的普通话告诉她,我也是外地人,刚来此地,不熟悉,也不知道在哪。她说了声谢谢。

回到酒店,我进门拿了伞,背上相机。轻轻的出了门,我怕吵到还在熟睡中的同事。堤岸上,人渐渐多了起来。五颜六色的伞,是钱塘烟雨中盛开的花。我又来到望江楼前,此时烟收雾散。我看到,这座楼名为“饮江楼”,翘角飞檐,雕龙画凤。看着此楼此名,陆游的千古名篇《醉歌》入心而来:

我饮江楼上,阑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晶宫,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

当我缓缓的回过神时,我看到“钱塘入海处”的硕大石刻就在百步之外,那把紫伞,那袭红衣,正袂发飘飘,在钱塘烟雨中临江而立。

更多抒情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抒情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