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散文随笔 > 正文

无关乎岁月

作者: 凰子2017/03/20散文随笔

因为爱好文学,总是在线上线下认识一些有关文学的朋友。这天,在公司上班,不经意遇见早已知晓、却从未谋面的彭老师。今天下午,他们民间文学诗社刚好有一个聚会,在他热情的邀请下,我便答应前往。

下班后,我从公司出来,走进上村街。路过一家家个性独特不一的酒吧,大门紧闭,甚是冷清。酒吧!顾名思义,霓虹灯灿烂的午夜,才是他们喧哗的世界。街边,也有摆摊卖小吃衣物的,偶尔,几个闲散的年轻人围了上去,休闲的神情,轻笑的话语,透着幸福的味道。路边,有序的停着各色各款轿车,由此看出这里不仅仅是休闲处。抬头窥去,一排排居民住房展露无遗。路旁,矗立着张扬随意的木,随风飘落了一地泛黄的树叶,我有刹那的恍惚,以为是秋的季节。只有秋的视觉,才会如此飘零!如此金黄!想起此行的目的,寻找的目光便染上酒吧门口灿烂的花朵,还有树上窜出的绿芽。

年已过,春天早已来临!残留的,也只是错过季节不舍离去的枯枝败叶。此刻,想起了陆游的诗句: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它没有梅花的傲骨和独特的香气。它渺小、平凡,不被人所视。也许,它的停留,为的只是看看春天,仅此而已。最终,化尘肥树。就像平凡的母亲时时牵挂我一样。没有理由,没有借口。那怕岁月染白了她的发,依然如故。

人生路上,总会被一些表象所迷惑,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用心去看。就像母亲的爱,没有华丽的语言,感受却是暖暖的。

走完了上村街,都没找到要找的饭店,我站在街尾。寻思着是否回头再寻一遍。这时听见彭老师喊我的名字,我抬头望去,看见彭老师的同时也看见饭店的招牌。假如我真的再次回头寻找,是否又一次错过了早已到达的目的。不由间,埋怨自己的粗心。

平视走路,低头思考,有时,也需抬头寻找。人生总是变化无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转换的思维。

上了楼,楼口站着一个身着红色衣服的女人,一直注视着我。我猜想应该是电话里彭老师说的唯一参会的女士吧!我微笑着打了一个招呼,我们一起走进了包房。刹那,眼前近十个年纪古稀的老人呈现眼前。很早就听说过这个文学诗会了,只是没想到全是老人。老师给我一一作了介绍。我也简单地介绍了自己。

圈里,大多人都喊我的笔名,似乎没几个人知道我的真名。

在彭老师的介绍中,我才知道他们诗会自发自费办了一个刊物——《云中诗社》。玉溪城市百科网的“人文玉溪”板块,就是他们《云中诗社》的专版。他们这个诗会成立了八年。《云中诗友》每月的作品,他们会在两个网站贴稿,待年底,会用会费把会员们的作品辑册、打印出来。用这些方法宣传他们的作品。老师感叹地说:抗美援朝也只不过是八年,我们民间文学诗社也坚守了八年。期间,无论风吹雨打从未间断过一次月活动,实为不易啊!老人们都是写古诗词的,他们聊着有关的话题,聊着社会的发展,古诗词不被年轻人关注的担忧,担心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会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消失。我一直默默地听着。说来惭愧,我虽然一直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可我对古诗词一窍不通。

其中一位老人是华宁边远地区的,每次为了赶来文学聚会,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来到华宁盘溪,再乘客车到县城,最后转车才来到玉溪。他坐在彭老师的身边,一脸的崇拜自信,我在他脸上看见孩子般单纯无邪的表情,一个古稀老人脸上有这样的表情,让我不由地多了份对他的崇敬。

彭老师说原本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高龄老人,走路都走不稳了,可他还是执着地每次准时来参会。为了他的身体着想,彭老师耐心地把他劝退了。

感动一次次犹如浪潮般涌了上来。一群年近古稀的老人,一个共同的爱好,一份执着坚守的信念。我在他们脸上看见自信灿烂的光芒,无关乎年龄,无关乎岁月,无关乎文学水平的高低。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我们的灵魂是否应该经常在白发的声音中洗礼。反思,是必然的。成长,是必须的。

更多散文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散文随笔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