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感情文章 > 心情随笔 > 正文

让文字带着灵魂散步

作者: 何君林2016/01/13心情随笔

应该说,认识石子是从诗歌开始的。近几年读过不少石子的诗歌作品,始终坚信他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借用别人的话说:石子是一个匍匐在大地之上,一个时时忠实于内心召唤的诗人。

不过,眼下笔者手捧的却是石子的散文集《花醉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想当然地以为透过散文,会看到另外一个石子,但随着散文而来的石子,还是诗歌印象中的那个石子:真实、朴实、诚实、坚实。原来石子就是石子,似乎要把那种坚实而又柔软、质朴而又通透的本色坚持到底。

石子,本名欧文礼,重庆璧山人,重庆市璧山区作协副主席,现供职于璧山区农委,出版有诗集《一地阳光》、《风中的蓝》,时政文集《思考的痕迹》。用他自个的话说:闲暇码字,诗、小说、散文、时政评论均有涉猎,也就是“写点文字,让灵魂散步”。

这个“写点文字”的人,写着写着就推出了这本散文集《花醉雨》。本书共分“情萦意绕”、“往事依稀”、“红尘俗事”、“身影蒙蒙”、“揽胜入怀”五辑,收录了82篇散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全书像是一篇篇散文串起的个人生活史、工作史、成长史,每一篇都是作者过往人生中值得回味的精彩桥段。有先睹者感言:《花醉雨》一书,情感真实通透,要么咏叹,要么鞭挞,要么悲伤,要么怀想,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作者人生旅程中令人感悟的一瞬,笔法厚重真诚,质朴温馨,情感炽烈隽永。

我们总说,散文要有独特的韵味。当翻开《花醉雨》一书,读到“来凤驿宽阔的正街、悠长的东街、跌宕起伏的小桥街,以及璧南河沿岸的吊脚楼、街上的青石板、散架房、木板门、青瓦白墙,还有那一串名字比如河坝街、牛市坝、猪市坝、黄家花园,在我儿时的书包里装着,掌心里握着,炊烟里裹着”(《古掩映的古驿》)这样一些文字时,散文特有的韵味便出来了,像一幅传统的中国画徐徐展开,显得格外厚重,底蕴十足。

确实,阅读这样的文字,一种悠远、绵长、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一种怀旧的情绪油然而生,儿时关于古镇的记忆瞬间被激活,被作者的叙述挑逗出来。此时此刻,笔者感受到的是怀想的温暖。然而,作者却以一种喟叹的方式结束了《古树掩映的古驿》一文:“古驿、老树,都成为了过去。今天的来凤,肯定比过去繁华、亮丽,但是,在我的心里,总觉得它缺少了什么?哎,不说也罢。”当真是沧海桑田难以言表,让人心中瞬间有一丝怅然划过,甚至生出挽歌般的情结。

事实上,书中“情萦意绕”里的所有篇目,都散发出或浓或淡的抒情意味。从《刺梅的感动》到《永远的石榴》,从《清明菜》到《冬苋菜》等等,作者选取花、树、菜等植物作为描写叙述的对象,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质朴的语言呈现出来,有时看似平淡,看似直白,却总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例如,在《苕最关情》一文中,作者写道“苕在我们的记忆中,是苦涩而又温馨的”,接下来几乎是白描似的回忆书写,但结尾处那一句“苕,再也不是当年的味道了”,如同把“苦涩而又温馨”的记忆之瓶打碎,让人不由自主地在心头叹息一声。

从某种角度讲,散文往往是关于记忆的书写。在书中“往事依稀”部分,作者直接奔向记忆深处,通过讲述年少时的经历,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盘托出。在《苦涩的记忆》一文中,作者写道“我背着满背篓的猪草回到家,顾不上抹一把汗涔涔的脸,便又去池塘淘洗刚刚割回的猪草。之后,挑水、管理鸡鸭鹅等牲畜、煮好晚饭,等着母亲从生产队里放工回家……”,这样的叙述没有丝毫渲染、煽情成分,完全的白描手法,却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少年的艰辛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文中描述的情形,对于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的人来讲,再熟悉不过。可以说,作者笔下“那苦涩的岁月,那苦涩的少年时代”,是那个时代所有农村少年的集体记忆。

毫不夸张地讲,书中“往事依稀”部分的文章,称得上是对那个贫困年代所有农村少年的成长代言。在这一辑中,无论是《一本硬面抄》,还是《买书纪事》、《外婆的烧蛋》、《煮饭的往事》、《零食》、《一支钢笔》、《拾穗》等,既是作者生命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记忆符号,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所有少年集体的记忆符号。从这个角度讲,作者的书写不再是关于个人苦难记忆的私语,而是成为一个时代的证言。

书中最让人动情的部分,无疑是第四辑“身影蒙蒙”。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中,最值得记忆的不是沿路看到的风景,而是沿路遭遇的人和事。我们总说“文学就是人学”,可以说,任何时候“人”都是文学的主体,是文学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此而论,散文写人,可谓天经地义。但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谁又是我们心中永远也抹不去的那些人?记忆无疑是最好的筛子,它总是能自动筛选出值得珍藏、书写的“那些人”。于是我们看到,石子的笔下一个个亲人、师长、同窗、同事纷纷站了出来,成为他牵肠挂肚的对象,或怀念、或想念、或思念,都是人性中最真实、最温柔的情愫。

尤其在《祖父之死》一文中,作者写下“爷爷,中秋时节了,桂花的芬芳抚慰不了我心中的痛,血脉深处与生俱来的那一种情愫无法释怀。想你的时候,我记忆里浮现的是那张和蔼慈祥的脸,那副宁静安详的模样。然而,每当我母亲谈起你逝世时的情景,我想象的空间,总被你痛苦的神情充满。母亲老是说,你是被病魔折磨死的,病情发作时,你疼痛难忍,用自己的头撞击床沿,用自己的手很抓胸膛,你向儿子儿媳请求,希望他们给你菜刀,你要把心脏挖出来”这样一段文字,让人有一种刺骨的疼痛感。无法猜想作者是在怎样的一种心境下写出这篇文章的,只感觉他笔下的文字柔软而又坚硬。

翻遍《花醉雨》,我们看不到丝毫的矫情,看不到丝毫的虚伪,只看到文字之间流淌着生活的炫彩、生命的感悟、灵魂的悸动。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记人、抒情,作者力图细节生动,线条明晰,力图把自己的酸甜麻辣、喜怒哀乐融汇其间。作者倾诉的语言,多样的表达,让人亲切,让人唏嘘。

更多心情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随笔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