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文章阅读 > 心情文章 > 正文

陪伴

作者: 都市农夫2016/02/08心情文章

下班途中,我时常能看到两对老夫妻。一对,老头好像处于中风后的恢复阶段,身子摇摇晃晃站不稳,吃力地挪动着步子,似蹒跚学步的孩子,老太与他面对面,拉着他的手,倒退着慢慢往后,老头每跨出一步,老太都会露出鼓励的笑容;另一对,老头鹤发童颜,身板挺直,推着一辆自行车,书包架上坐着老太,老太干瘪瘦小,但两人的神情似八十年代常见的合骑一辆车子的恋人。夕阳正好,晚霞满铺他们的脸上身上,我不由想起那句俗话“少年夫妻老来伴”,也想起那句文绉绉的“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菜场上的老夫妻更多,相互搀着,篮子里一两根丝瓜或一把青菜,他们的背影总是那么感人。两个人的饭菜要不了多少,只有儿女回家时才会大量采购。农业社会,老人含饴弄孙,青壮年种田做工,但晚上总能共进晚餐;偏偏到了工业社会,许多人身不由己,踏着机器高速运转的节奏,闯进不同的地方,年老的父母固守老房子,儿女则行走在霓虹灯闪烁的街道,幸好他们抬头看见的是同一轮月亮。远方儿女踏入家门,映入眼前的肯定是父母精心张罗的一桌好饭。

妈的饭菜,总能让我吃出儿时的味道。每天放学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妈妈:“妈,饭熟了没?”碰上节日定有好菜,妈妈很擅长豇豆烧肉、豇豆烧茄子、韭菜炒千张。米饭就好菜,这种味道充塞我的记忆,工作后每次回家必定要吃到这几种菜,才能让我的胃口得到安慰。所以一般回家前,我总要提前告知妈妈。直到前年的一天,饭后我去洗碗,妈妈站在旁边。看着有些油腻有点粘手的灶台,我皱皱眉:“妈,你平时怎么不擦擦啊?”妈妈像做错事的孩子,忙不迭地解释:“这几天没什么劲,等好了我来清理。”抬头看看妈妈,妈妈老了。妈妈一天到晚要照顾行动不便的爸,还要买菜烧饭,太累了。之后,我不再预先打电话回去。

儿女吃父母烧的饭,好像天经地义,父母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儿女烧的饭呢?我们真的忙得连几天的时间都空不出来吗?三百六十五天,我想总能挤出几天,陪陪父母,让他们吃点现成饭,听听他们的唠叨。休假的第一天去菜场,看门的人好像认得我父母,看到轮椅来了,赶紧开门。轮椅似乎是父母的招牌。是的,他们再也走不动远路了,大广场大商场去不了,妈妈只能每天推着轮椅,到菜场转一圈,跟熟人说说话,顺便买点菜。

我在厨房烧菜,父母坐在客厅,电视机声很响,他们偶尔的对话就是互相提醒时间到了,要倒水吃药。饭菜快熟时,爸爸已借助轮椅,踉踉跄跄往饭桌边移动,像个性急等饭吃的孩子。饭煮软乎一点,菜烧烂一点,油盐少放一点。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合他们的胃口,反正他们吃得不少。边吃边聊,妈妈说着说着,竟说到他们年轻时在生产队用水车抽水,活计苦吃不饱,爸爸还不时插话证明。

我请教妈妈一个过去的常用语,“荷花当”。妈妈说,大概是指某个人日子过得好,“乖乖,他的日子好哦,子女把他养在荷花当儿里”。我还是不太明白,这几个字是不是这样写也没把握。根据妈妈的说法,我觉得应该指的是莲花座,因为观音菩萨的宝座就是莲花座。朋友推荐的歌曲《愿做菩萨那朵莲》,好听,容易入耳入心。莲花座属于菩萨的,“荷花当”属于普通人的。有人说父母就是你的菩萨。我很赞同:菩萨有那么多人供奉,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可儿女是父母的唯一。

一个星期与一年相比,显得太短了,往后的日子更多是父母的相互陪伴。回南京时,爸爸也要下楼来送。我只肯他们送到楼下的路边。我摇下窗子,朝他们挥手。爸爸扶着轮椅,妈妈紧靠在边上搀着爸爸。如果要给这个画面一个主题,我想“陪伴”是最合适的了。

更多心情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文章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