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生活散文 > 正文

碾砣碾米

作者: 陆福兴2016/10/09生活散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许多人能明白粮食来之不易,但你是否想到,稻子收割后碾成米也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在过去。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乡下庄稼人吃的米,主要是靠碾子碾出来的。碾子一般由碾座、碾磙和碾架三部分组成。

要安置一座碾子,必须有一块比较大的场地,然后堆起一个圆台体的土堆并压得非常结实,或者用几块大石头做基座,上面安放碾子的大石片。大石片上有不少斜向的纹理,小一点的由整块大石头凿成,大一点的由若干个成扇形的石片连接成一个大圆盘,中间是一根立柱,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态势。大石片的四周是微微翘起的平石或高起的齿口。

碾磙是用坚石打磨成的石柱体的石磙,上面同样有不少斜向的纹理,农村人俗称“碾砣”。石磙两头分别有一个凹孔,凹孔上装有铁轴。这个铁轴可不是随便能安装牢固的。试想,石头和铁都是很硬的东西,紧了一点就安不上去,松了一点又要掉下来。据说为了这个,我们的先人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他们用糯米和融化的明矾混合捣匀,塞进石磙的凹孔里,然后把铁轴嵌进去,等糯米明矾的混合物凝固以后,铁轴就牢牢地固定在石磙上了。

石磙是安放在碾座上碾米的,但石磙滚动时会偏,所以必须有碾架固定。碾架由两根直木套牢石磙的两头,再在两根直木的另一端装上一根粗木,和石磙形成一个“口”字形。粗木的中间装上一根连杆,连杆的另一端就通向拉磨的牛了。为了防止石磙偏出碾座,这个连杆还必须和碾座中心的立柱相连:一头套在中间的立柱上,一头做个卡榫,套在连杆上,这样,就能控制碾磙始终绕着碾座运转。

碾磙一般靠牛来拉动。为了让牛一心一意拉磨,一般都要给牛戴上眼罩。眼罩不能用黑布之类的软物,只能用两块毛竹片做成眼镜状,因为用毛竹片做的眼罩上下透光,牛看不到前面,但能看到脚下的路。为了不使牛走偏,牛鼻子上的绳子也套在碾座的中心立柱上。牛往往受不了米香的诱惑,会吃出壳的新米,这时还要做一根“举嘴棒”。这个“举嘴棒”一头套在中心立柱上,一头拴在牛的嘴上。这样,牛的头只能固定向前乖乖地拉磨,吃不到米了。

碾米时,先把稻谷倒入中间,然后驾上牛,牛走石磙动。石磙在碾盘上不断地对稻谷磨碾,直至壳破米出糠成细粉。这样,米就碾熟了。碾米时,牛拉石磙走,看碾子的大孩子或妇女就跟在牛的后面,时而用小耙子把碾盘中间的稻谷耙出来一些,时而用小笤帚把碾盘边上还没有成米的谷粒扫向中间。过一段时间,让牛歇歇,妇女孩子们就把碾熟的米小心地扫下,送到风车边去扬了。

那时候,驱牛碾米成了十一二岁孩子的专业。有时开小差,牛偷吃了碾槽里的稻米,大人发现后少不得打记耳光。但是碾米却有城里孩子无法体会的乐趣。春暖花开,碾边的大绿荫婆娑,从枝叶间露出斑驳的日光,鸟雀儿婉转地歌唱,蜻蜓蝴蝶儿在碾架上下跟着飞舞,家里的黄犬乖巧地帮着驱赶偷吃谷米的鸡鸭,那氛围那意境,简直就是一首唐诗宋词。

几十年过去了,碾子早随着科技的发展隐入历史的深处,那碾米的情景也只有在梦中重现,碾米的苦与甘现在的孩子是无法体会的。他们吃着亮晶晶的机器米,根本不知道米是怎么来的,也不懂得粮食得来的艰难。所以对他们讲起以前碾米的故事,告诉他们记住古人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诲,既是很有必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更多生活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