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亲情散文 > 正文

母亲的叮嘱

作者: 时间的模样2016/02/22亲情散文

大概三年多前,行将只身前往美国。母亲在我临行前叮嘱我,不要放弃自己写作习惯

说来惭愧,我哪里有什么写作的习惯。大概只是青春年少时,喜欢思考些问题,又正好有大把的自由时光,闲得无聊时记下点东西总感觉比“回首往事”时两手空空来得实在,所以偶尔会私底下写些东西。时间久了,发现由于这些过于散漫的写作态度,导致写文章的纸张尺寸都参差不齐,考虑到我的初衷是到时候把这些写的东西拿来用作“回首往事”这么有韵味儿的举动,所以想把这些文字材料收集整理并且打印出来。那个时候,家里没有打印机(虽然现在也没有),只得把文档交予母亲,由她打印拿回纸稿。

中国人最不能低估的一件事就是父母子女的偷窥欲。虽然我起初各种强调或者要求她不要看文章的内容,但显然这都是在骗自己。久而久之,我也放弃了抵抗。一来觉得写过的东西有个人看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她是我母亲,看看也无妨。另一方面,也确实没有什么隐私在文章里。年少时期的隐私恐怕很难被年少时期的我用笔头承载在墨水和纸张里。那个时候不比现在,信息的留存没有这么多花样。后来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可能是母亲基于对自己儿子的骄傲,觉得我写得不错,或者是大家在办公室里实在无聊,她竟然和同事分享了我写的东西,甚至还传给了同事的孩子,也为我带来了一些赞誉。基于我自信的判断,无论当时我写过什么,对于读者的影响应该都是微乎其微的。但这确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少不更事的年纪难免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于是我后来写的东西在考虑到会被陌生人看到时不得不有所遮掩,或者是刻意在最后时刻升华到人生的高度或者朝着社会的光明面走去。那时的我没有意识到这种外界影响却使我失掉了初心。以至于现在有机会回家“回首往事”时,我挚爱与珍藏的东西还是那些留存在泛黄的纸张与渐退的墨水里的纯真。至于打印稿,却鲜有触及。那事儿对我母亲产生的影响可能是让她产生了我儿子真是一个无比阳光并且思想深刻的少年这么一个幻觉。当然,还有另一个幻觉--我儿子能有这么一个写作的习惯,真好!

我从来不觉得我写东西是一个习惯。习惯是什么,习惯是当你并没有意识要做一件事或者并没有必要做它时,它却依然在你身上反复、不由自主地发生着。比如停车时我总把车停在停车场的某个位置,虽然它并不是最近或者最好的位置。单单从回首过去三年多我并没有写下太多自己的东西便可证一二。有时候甚至想写,但却实在写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个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曾经促使我写东西的动力来自于想要记录我生活的时光。但现在,已有太多的方式记录下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相片,社交网络,这些都为我们的人生或鲜活或琐碎得刻下了一道道轨迹,以至于写文章这么低效率的方式显得更为平淡与稀奇。

那么问题来了,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在哪里?答案是对于文字的偏爱和相信文字的力量。这也是我多年以来通过阅读学习培养出的一种个人喜好。就像有人喜欢摄影,有人喜欢发微博一样。我喜欢文字创造的美感,也相信文章这种古老的记录生活的方式所独有的味道。与之并存的是日渐成熟的我对于外界影响的驾驭能力的自信。当然,更重要的是,予我生命的源头,在此间文字的轨迹里能一直欣慰地笑着,梦着,永不醒来。

更多亲情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亲情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