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文学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美国种族简史读后感

2014/03/25读后感

美国种族简史读后感范文一

罗永浩在演讲中推荐了此书,称它“解决了对种族问题的所有疑惑”。身处多数民族的我一直未仔细理解过什么是种族歧视,认为一个种族奴役或隔离另一个民族,种族间未能平等相处就可能存在歧视。那到底什么是种族歧视?美国社会是如何走出种族歧视的?带个两个疑问阅读此书。

美国由多个少数种族组成

众所周知,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但不一定知道他是由多个少数种族组成,没有一个种族占绝对多数,不像中国那样,汉族居绝对主导地位。书中介绍了美国主要的九个外来种族:欧洲的爱尔兰、德国、意大利及犹太;亚洲的华人、日本;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哥、墨西哥;非洲的黑人。托马斯∠威尔以详细的数据记录了上述种族来到美国的原因、生存状况、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多方面情况,期间穿插着各种族的文化、价值观、族内矛盾、话族外相处等。隔合的道路上充满着艰辛,各种文化碰撞、摩擦、对抗……造就了美国独特的文化,书写了是人类史上壮观的文化篇章,下面几点尤其让我感触很深。

歧视的帽子需慎重

我最早接触种族歧视一词是在高中时,学习美国历史提到,南北战争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被最终废除,但未彻底消除黑人的种族歧视。读完此书,对种族歧视的理解需要更加慎重,不能因为不平等就扣以“种族歧视”的大帽,以黑人平均收入为例,黑人整体的收入一直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是因为肤色问题,雇主给予低的工资,同工不同薪?还是黑人本身劳动效率不高?单一黑人如此,还是整个群体如此?能否仅仅因此就下定论说黑人受歧视?

种族收入差异

早期的移民,除了德国外,其它各种族进入美国后基本都是从最低层的工作做起,农场工人、家佣、洗碗工、园艺工……收入极其低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是什么造成现在犹太人、华人、日本人的平均收入居前列,而黑人、拉美籍移民收入偏低的状况?固然有承继模式的原因,一个种族取代另一个种族的留下的工种,先到者抢占了好的岗位,后来者只能从事前人不愿从事的工作。勤俭、自我高要求的内在品质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推动力。

共同进步

各种族在美国融合的道路上都遇到障碍。各种族来美的初衷各不相同,有的来逃难到此,抱着定居的决心,如爱尔兰人、大屠杀幸存的犹太人;有的侨居而来,巨大的收入差距吸引着他们来此挣钱,攒足钱后,荣回故里,如意大利人、华人、日本人及墨西哥人;有的则介于两者之间。第一代移民者初期的生存状况都不如定居于此的居民,情况千差万别。长时间的演变,尽管种族间仍有差距,但不容否认地是各种族的经济状况普遍提升,共同进步!

粗读不精,理解有限,还未很好解除最初的疑惑,有待细品。

《美国种族简史》读后感范文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确实有点混乱,似乎失去了刚刚翻开扉页时的好奇和兴奋,要写下这篇读后感的时候,不知道该从横向的爱尔兰人、德国人、犹太人、意大利人等着手还是从纵向的本土情况、政治、经济等层面分析。于是手一痒就去百度了一下书名,这才发现是罗永浩先生所推荐的,他是这样说的:“这可能是我这辈子花的最值的10元钱了,它几乎解决了我年轻时对种族问题有过的全部困惑。”也许这本书的更多魅力是我浅读还未能体会和感悟到的。

之前对于美国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它是一个经济、科技、军事发达的先进国家,满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渴望,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这曾是一片充满着种族混杂和歧视的土地,然而到今天的融合甚至诞生了这样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没有《美国种族简史》也许我们也无法去理解。在书中作者提及了九个种族4500万多人从世界的各大洲移民来到美国,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明就这样交错在美国这片较为年轻的土地上,在一定时间内确实产生了矛盾和分歧,作为一个旁观者,结合其中的几个种族的特征,仅以表达自己的最基本的想法。

可能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爱尔兰人了。爱酗酒的是爱尔兰人,好惹事的也是爱尔兰人,似乎使我产生了一定的条件反射,在书中陈述的爱尔兰人的生活总是在肮脏的住宿条件、蔓延的疾病、危险的就业环境中,以致于产生较高的死亡率和众多的孤儿。我不知道在众人们的批判之中可否发现他们的闪光之点,就像爱喝酒也使他们更加血气方刚。我深刻得记得他们的慷慨所在---把积蓄毫不犹豫地寄回国内的亲人、捐给他们的教会,尽管他们的经济状况是低下的、不牢靠的。作为美国城市里第一批重要的“少数”民族,爱尔兰人被这个社会的接受确是缓慢的,直至第二代、第三代在政治舞台上的逐渐崛起,可能又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他们政治层面上的贪污受贿,那种带点人情味的贪污受贿。不论如何,爱尔兰人在政治上的成就还终究是显着的,历史经验、利益意识、种族团结感、坚守政教分离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都为此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应该是犹太人了,那些在欧陆始终唯一不信奉基督教的民族,那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只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信仰的坚持,然而这也促使他们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犹太人周期性的被屠杀、迫害,逃亡、流落他乡似乎时常出现在历史课本上,他们以寡数艰难地存活着,委曲求全,除了依靠策略和耐性,也无法依靠微薄的力量去进行反抗,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他们的逆境心理。他们在美国的移民历史中,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清洁整齐、乐善好施,他们极低的酗酒率恰与爱尔兰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共同之处在于他们一样的乐于从事大规模的慈善事业,即使自己也身处贫困时期。而犹太人最突出的一点应该他们对待教育的态度,千百年来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学问的景仰,他们热爱看书和学习,抓住一切可能去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对自己知识和思维上的充实,也许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当下犹太人的智商高出了其他美国人吧。

而对于华人,我感慨他们在移民美国大陆之后的成功,亦被称为“亚洲的犹太人”。他们从贫困的移民者华丽地转身为商人或者老板,让很多本土人记恨不堪,遭受过政治迫害、暴力骚扰,忍受着苛刻和粗暴,谁都会记得这样一句讽刺“中国人在世界各国都能发财致富,但他们在国内却贫困不堪。”我们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引领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组织,印刷术、钢铁工业、火药的发明等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而谁又能知道接下来这个伟大文明的衰落。政治的软弱无能、强权和暴力的泛滥,以及大量含有技术和资本的华人移民外流,都深深地加剧了国家的贫穷和悲哀。不由地联想到了《坂上之云》,相比于日本民族的那种“危机感”,我们曾经的政府、国民可能更多地在闭关自守、洋洋得意之中,可能他们尚未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枕戈待旦,何惧强敌!”其实在美的华人移民相比于白人们,依旧是艰苦简朴的,也正是这些优点使中国人在海外备受排挤和欺侮的。这也怨不得什么,就像和每一个新移民来的种族一样,被一个全新的社会接受和融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至少最终还算有所成功,华人们即使被一再驱赶和威胁,但还是忍气吞声地在默默努力,不论是修铁路,做劳工还是到后来的开洗衣房和餐馆,他们苦干,依旧保持着毅力,又尽量退避三舍,和犹太人采取一样避而远之的态度,借着自己唐人街的商业活动一步一步在经济上起飞,最后使自己在美国社会上获得一定的地位,我想,移美的华人有如此的成就也已经很不易了。

其实日本人、德国人等许多其他种族的人也给人们留下其独特的种族印迹。至始至终的感触,其实每一个移民的种族都经历过“种族歧视”,已经不仅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黑人们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比比皆是,仅仅是缘于移民时间的早晚、适应社会的先后罢了。无论哪一个种族,只需其勤劳、简朴,能吃苦,以及那些大众通用的成功必备品质,如重视教育和学问,学会总结重视经验等,皆适用于每一个种族,最终自然也能使他们从工人、农民、家用甚至奴隶走向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腾飞的。每个种族移民来到美国,有的是为了定居寻找自己安定的家园,有的为了淘金,攒足了钱再衣锦还乡,有的也许中立于前两者之间,他们之间不同的目的性自然也无法避免在各个种族之间曾经有那些不和甚至争斗,其实摩擦也罢融合也罢,在今天看来,一样是在进步,一样是造就了这样一个繁华的美国。也许无形中,我们当今的社会也一样在经历着某种“种族的变化”,存在着阶级或者等级的差异,其实只要我们足够坚持不懈,懂得适应和改进,充分发扬自己的优势,也同样能走到最终的融合与繁荣。

更多读后感

猜你喜欢

更多读后感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