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感情文章 > 情感日记 > 正文

油酥饼

作者: 田小惠2018/05/16情感日记

母亲家的楼下,有一家卖油酥饼的店。这家店的饼,色泽黄亮,皮薄饼酥。饼面上撒十几粒芝麻,咬起来酥的掉渣儿,饼早吃完了,香味却回味无穷!

每次去看望父母,临走,都要捎几个酥饼回家

今年过完年,侄子被送进幼儿园,母亲一下子失业了。闲不住的母亲成了楼下酥饼店的常客,经常跑去帮忙揉面烙饼,打下手。成了店里的免费服务生。我有些不悦,说母亲不会享福,打了几次电话,母亲都在酥饼店忙着。父亲说只要她开心就去忙吧!

母亲生性乐于帮人,这我是知道的。谁也改变不了她,但是以后只要我去买酥饼,店主总会多送一个。这也是沾了母亲的光。

突然有一天,父亲送来几个油酥饼,说是母亲在自己家里烙的,让我们尝下,但要带回意见给母亲。我感觉酥油太少,没有酥到掉渣儿,儿子说再焦黄点更好。女儿说如果能包点糖最好。

说说笑笑也就忘了,但过了两天,父亲真的又送了几个油酥饼,吃起来味道明显比上次香了,还真多了两个糖酥饼。父亲说母亲还是让提意见,我不知道母亲葫芦里卖的啥药,难道她要开店?不可能!六十七岁的老人了,也没那个必要。

但是吃了酥饼,意见还是要提,我觉得碱稍微重一点,也许更香,儿子说芝麻再放多点……

就这样,我家好长时间不用买馍馍了,父亲总会隔三差五送来母亲烙的油酥饼,而且一次比一次好。那段日子,早餐豆浆、油酥饼。中午忙的懒于做饭,油酥饼,晚餐稀饭、油酥饼。

终于有一天,女儿说:“外婆的油酥饼虽然很香,但再这样吃下去,我就成了油酥饼。”

一连几天,不见父亲送油酥饼,感觉有些奇怪,打电话一问。才知道母亲早已回到乡下大姐家,去传授油酥饼制作方法去了。

老实本份了一辈子的老母亲,竟然有这心眼。我倒吸了一口气,自愧不如。

原来大姐家新建的房子,是旅游景区——美丽江山的必经之路,去年十月份,大姐在自己家开了个农家乐,但由于旅游景区正在开发,游人稀少,生意萧条。店里主要靠姐夫烙的油饼艰难支撑,附近村子?先后有三家都是卖同样的油饼,慢慢地油饼也不好销了,由原来每天150个左右降低到每天30个左右。母亲每次打完电话都愁眉不展,为大姐的生意急得坐卧不安。

母亲回家的第二天早上,不到十点钟就接到母亲在大姐家的来电,她兴奋地告诉我第一炮打的特别响。烙了160个酥饼,不到一个小时姐夫和外甥骑摩托转乡全部卖光。就这样,母亲住在大姐家,手把手传授经验,如何做油酥,怎样看碱的多少。烤到什么成色就好了……

由于新做的酥饼在农村是新口味,又不同于其他两家早已吃腻的油饼,大姐家的油酥饼,一下子成了畅销货,原来要转乡叫卖,现在有人直接上门来买,姐夫开心的见人就发烟。

清明节,回家祭祖的弟弟要接母亲回城,姐夫姐姐有些不舍,母亲告诉他们好好按照她的方法去做,没问题。

这不,刚回城两天的母亲,又打电话让我去吃扯面,说是在姐夫的农家乐学做的。看着我吃的赞不绝口,母亲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今年67了,学会做油酥饼,扯面。人啊!想做啥,什么时候都不晚。”

更多情感日记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日记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