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写景散文 > 正文

乐善好施坊随想

作者: 刘红娅2017/07/18写景散文

一座有些残破的石牌坊,吸引我驻足留连。

牌坊,在封建社会是崇高荣誉和权威的象征,牌坊是彰德行、沐皇恩、流芳百世之举。过去,大凡富贵人家,都喜出资请人建造牌坊,所以,对于一些古城镇、古村落里形形色色的牌坊,人们往往见多不怪,习以为常。

然而,遵义县龙坑镇这座乐善好施坊,因秉承光绪皇帝旨意修建、上刻“圣旨”二字,并不多见,故而,令人称奇和仰慕。

一座牌坊,便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据史料记载,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系为旌表总兵何行保关心教育、捐资修复培英书院而立。

乐善好施坊高14米,宽10.6米,由正楼、两次楼、两夹楼和庑殿顶组成,四拄五楼三门式结构。牌坊上雕刻着各种人物、花卉、巨狮、戏剧故事等70余副以及贵州名人黎庶昌等人的题字,横匾“乐善好施”四个大字,正中庑殿顶刻“圣旨”二字。

虽然历经100多年的日晒雨淋,牌坊光鲜的色彩已不复存在;牌坊上的书法题刻、各种图案已有些残破,然而,横匾上“乐善好施”四个大字,依然遒劲稳健、完好无损。

站在初冬萧瑟的风里,我久久望向静静伫立的乐善好施坊,不由得思绪万千。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扶危济困、行善助人。正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古往今来,多少炎黄子孙将“乐善好施”作为一种崇高的信念,作为一种快乐和追求。

不必说胸怀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不必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员,也不必说“哀民生之多艰”的诗人,扶贫帮困、助人为乐的乡贤,单是现实生活中,也常见一些怀乐善好施之心的人:常年照顾鳏寡孤独的阿姨,免费接送高考学子的司机,无偿鲜血解救陌生患者的青年,为灾区积极捐款、捐物的姑娘,主动为残疾人让坐、扶残疾人过马路的红领巾……

乐善好施,既是一种高尚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行为;既是一种社会文明,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广大民众的物质生活已大大提高,然而,社会上依旧存在着贫富差别、强弱差别。要削减这种差别,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的华夏儿女,理当传承乐善好施之精神,养成乐善好施之习惯

古建筑的道德教化作用往往难以估量。眼前这座挺立于龙坑镇郊的乐善好施坊,100多年来,早已不再是旌表个人的功德坊,不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产物,它存在的价值,完全超越了建造的初衷,超越了时空的局限。

乐善好施坊,如同一位博古通今的智者,启迪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弘扬传统美德,扶危帮困,行善济世;乐善好施坊,好似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给大千世界带来温暖、带来光明、带来希望……

更多写景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写景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