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抒情散文 > 正文

乡愁——我心中最柔软的花朵

作者: 李瑞华2016/06/23抒情散文

身居小城,日子一天天安稳下来。

周末闲暇在家的时候,习惯把窗远眺,看到正有附近的农人在田里劳作,和煦的风儿吹过,那绿油油的麦苗就如同一张大大的地毯铺在天地间,彰显着生机盎然。我想,老家这个时候也都该去地里给小麦施肥了,还有村头的大柳,也该发芽吐绿了吧?很久没有回家看看了,于是,就淡淡的念想着那个并不太遥远的家乡。静静的给自己倒杯清茶,透明的玻璃杯里荡漾着翠绿调皮的精灵,在小小的杯里自由飞舞。薄薄的水气袅袅升起,慢慢的慢慢的朦胧我的视线,笼罩我的脑海。不得不承认,在这样那样的放不下当中,其实,故乡,才是我心中镌刻痕迹最深的山水画,那么乡愁就是那画中最柔软的花朵。而这花朵,才是我最大的牵挂

自搬到新居以来,一直有种感觉,说不出的感觉,一直都在藏在心底,惆怅中微带一点点忧伤,却又有着涩涩的甜蜜。我时常在梦中奔跑,朝着一个方向,脚步坚定而矫健。然而,无论我怎样努力地奔跑,却始终无法抵达。每次醒来,我都能触摸到深深的遗憾和被眼泪浸湿的脸。现在,我体会并找到这种感觉的定义了,我知道,我又想家了。那个并不遥远的乡下小村里,有我日渐老去的母亲,还有那些割不掉的亲情、孩提时的记忆、渐渐陌生的儿时玩伴和那个一直不曾忘记童年

时空穿越,桔黄的灯光下,我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许多白发,日渐瘦削的脸上,皱纹的痕迹越来越清晰。我似乎看到,她正低着头,双手捧着我的照片,不断地抚摸着我的脸庞,眼里闪着点点泪滴,脸上写满惆怅。寂静的夜里,她的身影如此寂寞。我知道,她正在思念身在远方的我。多少次脑海里总会浮现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纺棉花的情景,在一旁熟睡的我,听着那棉车嗡嗡的声音,心里是那么安静而恬然,或者是另一幅画面,母亲在灯下缝着永远也缝不完的衣服,这样的场景曾几次让我在梦中幸福地醒来,回到现实后,却发现泪水早已湿湿地沾沁满了抱枕。

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回家和母亲一起吃饭是什么时候的事。我只能用太久来形容,真的太久,久得我在忆起我与她们相聚的片断时,心里不停地抽痛。我不能够陪在母亲的身边,在她身体抱恙的时候为她端茶送水;不能够在他她孤独寂寞时,陪母亲聊天解闷;不能够相伴膝下,让母亲享受天伦。我想,此时母亲的脸上,或许也带着泪痕。只是,那些泪,始终流在我看不到的地方。

故乡,藏不住母亲劳碌的身影。母亲于我,这一生一世,都是一朵永开不败的花朵。母亲是美丽的。还记得年轻时的模样:盘起长长乌黑的秀发,那温柔似水的眼眸里,似乎让孩儿读懂了做为乡村的女人,那独有的染着明山秀水特质的善良情怀。

母亲是运河岸边一朵开得最柔美的野花。开放在肥沃的土地上。母亲啊,在每个季节,都把自己奉献给这片她热爱的土地。春耕、夏灌、秋收、冬藏。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的巧手。母亲用她毕生的精力,生养儿女,为了我们,她不惜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整个家族。

翻阅乡愁的名片,在我的记忆里,赫然记录着一个个兄弟姐妹的名字;记录着我们干活、嬉戏、玩耍的每个画面;记录着刚升起的太阳,母亲早已开始忙碌的身影;记录着母亲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母亲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教育我们;记录着我半夜发烧,母亲背着我去三里地之外的诊所;记录着我拿着书,一边放羊,一边着迷看书乐而忘返的偷闲岁月;记录着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在天色暗沉之前,催促着加快回家的脚步;记录着春天,那绵绵细雨,润物细无声,那些嫩绿的菜苗整齐地插在已翻松的泥土;记录着夏天,人们为半个人高的麦穗除杂草,去害虫的忙碌身影;记录着秋天,一大片遥望无际的玉米秸,我和母亲用钣镢砍玉米秸的辛苦;记录着冬天,一家人欢欢喜喜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包着只有那一天才能够吃得上的饺子。一家人,有说有笑。门槛上的春联,寓意下一年的丰收和平安;屋外的鞭炮,霹雳巴拉响个不停,映红了人们的脸,映红了人们的心情

也许在我心中,母亲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暖风景,母亲温暖的微笑包容着我们曾经的伤痛,鼓励着我们坚信雨后的彩虹更加阳光灿烂,笃定我前行的步履,一路铿锵,一路坚定。

远眺梁山新城区的建设工地上,我的民工老乡依然在骄阳雷雨掺半下不知疲倦的忙碌着,也许是为了美好生活的拼搏,也许为了实现儿女的大学梦,也许为了住上新房子,和我一样漂泊在这个异乡小城里。愿他们都安好吧!心底静静的祈祷,收回目光,在轻轻的音乐里,静静的敲打键盘,我的书房里就这样轻轻弥漫起那一抹乡愁。

乡愁啊,你永远是我忘不掉的美丽风景;你永远是我对亲人最温柔的牵挂;你永远是我心中最柔软的那朵花。

更多抒情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抒情散文

文学百科

文学百科大全